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孙悟空的眼泪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01日   07 版)

        ■张怡微

        在《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都非常爱哭。八戒与沙僧也哭。唐僧胆小,被俘总是哭,思乡也哭。遇到同病相怜的人牵动凡心,更是忘记了自己已是出家人。师父有难,徒弟们哭泣自不必说。孙悟空的眼泪,还因为受了委屈、被唐僧冤枉。    

        王国维在评析《红楼梦》时曾经采用叔本华的观点,将悲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奸人之作祟;第二类由于厄运之使然;第三类则既无奸人陷害,亦无厄运降临,而是在通常的境遇、通常的人物、通常的关系中,交互错综,造成悲惨的情事。    

        孙悟空有三次哭得十分凄惨,一次是遇尸魔被唐僧赶走,“噙泪叩头辞长老”“止不住腮边泪坠”(第二十七回)。第二次也是被唐僧赶走,“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垂泪”“噙泪”(第五十七回)。第三次是在狮驼山以为师父已经被妖怪吃了,“忽失声泪似泉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放声大哭”“两泪悲啼”“泪如泉涌,悲声不绝”(第七十七回)。巧合的是,回目都是“七”。占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哭泣总数的一半(包括了假哭)。

        第二十七回白骨精三戏唐僧一节,是八戒挑拨行者与唐僧关系最激烈的一节,后来直接导致了唐僧第一次将行者赶回花果山。八戒曾经提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期曾经“带累”他,孙悟空也的确很爱拿他取乐,包括拱他与人做女婿,或骗他哪里有食物,八戒屡屡信以为真。    

        一方面,唐僧贪看尸魔美貌,又对孙悟空棒打妖怪始终怀有宗教意识的排斥;另一方面,唐僧也因“看”到孙悟空机灵、八戒愚钝,而认为八戒更老实。八戒显然利用了这一点。他打不过孙悟空,就撺掇唐僧念紧箍咒。

        因唐僧不信花容月貌的女子是妖怪,孙悟空说了很重的话。

        “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她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唐僧十分恼怒。当香米饭变成长蛆,面筋变成青蛙、癞蛤蟆,“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她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她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她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行者第二次打杀尸魔,唐僧不满,八戒进一步挑拨。    

        “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    

        行者被赶走前叮嘱沙僧:“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值得注意的是,沙僧劝孙悟空归队,孙悟空表示希望他下次劝服唐僧不要念咒。后来一次唐僧说要念紧箍咒,沙僧果然上前苦劝。

        小说安排八戒去请回孙悟空,也点出这一次离散的确是因他而起,需要他亲自面对。猪八戒说,“那猴子与我有些不睦”。除了五百年前的恩怨,还有孙悟空的捉弄,或嫉妒孙悟空的本事。第三十四回他曾两次在妖怪面前出卖孙悟空。    

        唐僧袒护八戒处也十分明显。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孙悟空下手太重,唐僧替死去的草寇挖坟,还特地念了一段祷告,向冥府说明情况。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大圣闻言,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索性等我祝他一祝。’”

        孙悟空斥唐僧“没情义”,实际上是斥他不公,没有理性。马克思·舍勒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曾说:“人道片面地关注不幸,发呆似的凝视着社会域的不幸,想要消除不幸,却助长了不幸。”唐僧似乎始终也没有办法在“杀生”和“除魔”之间找到一个理性的平衡。求善一方面表现为对恶的姑息,另一方面也没有降低残酷。唐僧为草寇祷告,却无视孙悟空的功绩,吊诡得很。

        其实唐僧心里的准则一直都蒙昧不明,为了骗取关文,甚至两度撒谎。第九十二回,除魔后师徒收到百姓感谢,八戒贪吃,想把每家每户都吃上一遍。

        “长老听言骂道:‘馕糟的夯货,莫胡说,快早起来!再若强嘴,教悟空拿金箍棒打牙!’那呆子听见说打,慌了手脚道:‘师父今番变了,常时疼我,爱我,念我蠢夯护我;哥要打时,他又劝解;今日怎么发狠转教打么?’行者道:‘师父怪你为嘴,误了路程。’”

        行者第一次回花果山一段,《西游记》写得十分煽情。

        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浪卷千年雪,风生六月秋。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雁过愁。(第二十八回)    

        八戒不思进,三藏念故国,真正的殷勤劳苦人反倒先走回头路,只是因为坚持说真话。这一段,孙悟空忽然意识到乘龙福老、跨鹤仙童或许也曾受过这样的苦楚,才终于得以超脱。然而万般“皱眉忧虑”,重见师父前还不忘要洗洗干净身上的几日妖气。八戒在旁等他,如同看笑话一般。唐僧写贬书时曾说反悔就入阿鼻地狱,后文却不再提。可见有情与无情。    

        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中取经人的眼泪呈现丰富。第三十九回,孙悟空与猪八戒讨论哭丧方法,猪八戒说:“我且哭个样子你看看。”令人忍俊不禁。若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大的感情问题就是唐僧,那么沙僧最大的感情投射对象则是孙悟空。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的三个字,好便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满腔都是春”。第四十一回,见孙悟空“浑身上下冷如冰”,沙和尚“满眼垂泪”。结果孙悟空醒来,只叫了一声“师父啊!”沙僧道:“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哩。”可见世间情,没有道理可言。

        (《情关西游》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