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人性-需要:审视文明类型与转型的新维度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29日   06 版)

        对于文明的类型与转型,国内多数学者局限于“古今中西”的框架中。这一框架难免具有地域和时代的局限性。本文从人性-需要的新维度阐释文化的本质、文明的类型与转型,确定文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按照马克思“人化自然”和诸多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所有成果。人之所以要创造文化,是为了实现其内在的本性,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而人的创造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质言之,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内在本性和需要的实现或客观化。同时,每个人的生活、行为和思想方式无不依赖文化的供给和塑造,因此,人又是文化的产物。

        综合古今中外诸多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得到了多样的人性元素,它们是:物欲、自保、社群、耻感、理性、鉴赏、信仰。这是一种“综合的人性论”,它克服了以单一或少数元素为人性的缺陷。人性元素欲得以实现,须通过心理动机。通过借鉴并改造马斯洛的需要论,我们得到了一个与前述人性元素相对应的需要论,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超越等七种基本需要。把人性元素和需要元素搭配、结合起来,我们便得到一个人性-需要系统,它包括了物欲-生理、自保-安全、社群-归属、耻感-尊重、理性-认知、鉴赏-审美、信仰-超越。这些人性与需要的元素形成了一个分层次的系统结构。当然,人性-需要的元素不止于上述七种。但是,这七种元素无疑是根本性的。

        说文化是人性与需要的客观化,实际上是说,文化就是上述人性-需要元素通过实践活动外化并在历史长河中筛选、积淀而成的。由上述人性-需要元素而来的文化也自然分为物欲-生理文化、自保-安全文化、社群-归属文化、耻感-尊重文化、理性-认知文化、鉴赏-审美文化、信仰-超越文化。因为文化是从人性-需要衍生出来的,所以,人性、需要、文化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

        文化是具体多样的,将其归类便得到一套文化系统,即一种文明。文明的性质取决于该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要素。如果一种文明中理性-认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种文明就是理性主义文明,如起源于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传统。如果一种文明中信仰-超越文化要素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种文明就是一种宗教文明,如源于古代希伯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以此类推。从人性-需要这一内在视角看待文明,不仅可以洞察一种文明的内涵,确定其性质,而且可以确立一种甄别文明之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人性-需要总是追求自己的发展与实现。因此,举凡文明,其中的文化要素越齐备,发展越充分,各要素之间越平衡,就越先进;反之,一种文明中文化要素越微少、弱小,发展越不充分,而且文化要素间越不平衡,就越是落后,越需要改进或提升。所谓文明的转型,不是将某个文明转化为另一地域(外国)或另一时代(古代)的文明,而是要调整文明内部文化要素的布局或结构,使之逐步健全、充分且平衡地实现出来。有史以来,人类文明就是在人性-需要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驱动和操纵下,遵循着由不健全到健全,由欠发展到充分发展,由不平衡到更平衡的方向不断演进的,其最终的目标则是马克思所说的所有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1期 傅有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