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29日   02 版)

        “职业空窗期歧视”不该有

        “应届毕业后想考研,没考上,之后因为有一年空窗期求职处处碰壁”“辞职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找工作时因为有几个月空窗期被拒”“线上投简历,因为有空窗期,经常被HR(企业人事)‘已读不回’”。最近,求职者因为有“职业空窗期”而在求职中遭遇职场歧视的话题备受关注。

        当下,不少企业会在筛选简历时,把空窗期半年以上的求职者筛掉,理由是“长时间的空窗将被认定为工作能力、节奏脱节”。企业在意求职者的“职业空窗期”,与对求职者能否适应较快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的担忧有关,背后是企业降低用人风险的考虑。但是,“空窗期长就不录入”的招聘规则已经渐成规模,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歧视,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这种就业歧视现象如果持续蔓延而得不到扭转,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还会让求职者面临不敢辞职、不敢休息、不敢有事、不敢生病等巨大压力。

        (光明网 5.16)

        成绩按“闹”修改不可取

        近日,西安某高校教师称自己所带课程期末成绩出来后,一名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家长以“影响孩子前途”“造成污点”为由要求老师修改成绩,并对老师进行语言威胁。目前,学校经过调查,认定更改成绩无效。

        考试成绩还能修改?如是阅卷老师批改有误,那当然应纠正,但如以“影响前途”为由,向教师施压,突破的不仅是原则和底线,更是大众的认知。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前途,这可以理解,但是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权责边界。高校专业性教学和中小学基础性教育有很大不同,家长应尊重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可能比成绩更重要。

        (澎湃新闻 5.14)

        “高铁2元矿泉水”上热搜背后的期待

        “乘坐高铁可以找列车员要2元钱的矿泉水,再也不用买贵价矿泉水了。”近日,一则网帖把“高铁2元矿泉水”的相关话题送上了热搜。对此,12306客服表示,一般情况下,高铁上是有2元矿泉水售卖,但具体要问各趟列车的餐车工作人员有没有卖完。

        一瓶价格2元的矿泉水,竟然引发了一场“全网大讨论”,背后其实是对高铁上商品价格的质疑。比如,此前就有网友爆料,在高铁上花35元买了份盒饭,却发现价签下还有一个价格,仅为15元。

        列车车厢是个相对特殊的空间。站在旅客角度,其实也并不指望高铁上的商品能够和普通超市一个价。但贵也要有限度,要考虑大众化的消费水平,同时做到价格透明,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新京报》5.1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