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别把孩子培养成“精致利己主义者”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11日   02 版)

        当不少父母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时,却发现,孩子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不懂感恩。有人曾调侃,一些大学生就像发射到天空中的卫星,从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偶尔发来微弱的信号就是要钱。厦门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助理、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与临床专委会主任申东杰认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有的大学生不关心父母、不考虑家庭实际情况,只会埋怨父母不是有钱人,有的甚至借钱也要摆阔。

        何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申东杰认为,“利己指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缺乏判断力,而是明知不道德的事却仍然去做。知行不一、自私自利,看似聪明,其实都是小聪明,格局不大,发展有限,一般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为什么会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申东杰认为,一方面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天下父母都爱孩子,但是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爱。比如,把鸡腿留给孩子吃,还会说“妈妈不爱吃”。如果孩子跟妈妈没有沟通和情感互动,结果可能是孩子并不了解真实情况,理解不了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爱”,孩子以为妈妈确实不喜欢吃鸡腿,因而不会存有感激之心。另外,申东杰认为,家庭教育中的“唯成绩论”也是重要原因,在某些家长眼中,学习成绩好掩盖了品行问题,这也是家长的精致利己和虚荣心作怪的结果。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学校教育也有关。申东杰举例说,当孩子看到学校老师一味偏爱成绩好或家庭情况较好的孩子,而学习努力但成绩一般的孩子即使有公德心、有责任感也无法进入老师视线,“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鼓励部分孩子越来越‘精致利己’”。

        “社会上浮夸、虚荣、急功近利的不良导向及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也都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最终形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原主任陶新华说。

        如何教育孩子?陶新华建议,教育者必须反思,自己应秉持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去教育影响孩子。“脱离了社会责任,人就沦为纯粹的动物了,有意义、有价值、幸福美满的人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全过程,一定要强调他们须承担的社会责任。”陶新华强调,要从小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人民政协报》4.24 徐艳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