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两人维保电梯,竟有一个“纸片人”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08日   08 版)

        目前,我国现有电梯数量超过1000万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维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中仍存在不规范行为。

        维保走过场

        4月2日,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电梯智慧监管系统一条风险预警信息,显示辖区内一家电梯维保单位存在不合规的操作行为。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并调取了相关的监控录像。

        监控录像显示,3月25日,该维保人员在电梯内完成现场签到与签退、扫码上传维保信息后随即离开,从11时04分08秒进入电梯到11时04分50秒离开电梯,全程不到一分钟,仅仅是走个过场,没有进行任何的电梯维保工作。

        无独有偶,近日,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某医院的一台电梯维保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电梯的油杯缺油,底坑的卫生较差,层门上坎未保持清洁,纸质记录上却显示这些项目已按规定完成。

        随后,执法人员利用智慧监管平台调取了维保记录,查看后发现是两名都姓郭的维保人员在对这部电梯进行日常维保,也都按规定上传了现场维保照片。奇怪的是,其中一位“维保人员”表情僵硬,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动作,而且拍照时似乎不肯露脸,有一次甚至只露出了眼睛以上部位。

        执法人员发现事有蹊跷,于是调取视频查明真相。结合监管平台上面的互拍照片,执法人员确定,这个“维保人员”是一个“纸片人”。原来,电梯维保人员用假的人形立牌代替其中一名作业人员,放在轿顶拍照上传,企图蒙混过关。

        《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实施维护保养时现场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并不得少于两人。执法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今年的7次维保作业中,这名维保人员有6次属于单人维保,另外一人均是“纸片人”,而这个做得格外逼真的“纸片人”原型就是他的同事。如此用心良苦的伪装,就是为了应付监管平台两人到场的打卡要求。

        维护人员缺口巨大

        电梯行业有“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维保”的说法,维保才是电梯质量的命脉所在。曾有行业专家表示:“电梯事故,80%以上是因为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今电梯维护行业确实存在着市场混乱、人员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不少电梯维护不到位、不及时,“纸片人”只是其中一例。

        据了解,住宅电梯一般归全体业主所有,电梯的维保往往授权委托物业公司负责。不过,一些物业公司对电梯的维保经费使用并不是专款专用,既不透明,也缺乏监督。

        有专家分析,一部电梯一年的正常维保费用一般在5000元左右,一些物业公司贪图便宜选择报价极低的维保公司,很多报价甚至低于合理成本,如此则很难避免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等情况的发生。

        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前的维保人员短板。有数据统计,全国电梯维保人才缺口高达60万。2023年1月人社部发布“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与电梯维保相关的“机械设备安装工”“工程机械维修工”“机械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均上榜。有专家介绍,一个人平均维保30台电梯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量,根据路途远近、楼层高低会有相应不同。但是目前在市场上,一个人可能维保四五十台电梯,甚至更多。

        一方面电梯保有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维护人员缺口巨大,这种结构性问题才是电梯维保问题的症结所在。

        加强执法力度,丰富监管手段

        现行《电梯维护保养规则》规定,电梯的维保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等四类。那么,完成一台电梯的维护保养究竟需要哪些操作流程呢?

        记者随执法人员和专家实地抽查电梯维保作业,发现维保过程需包括轿厢内应急照明、报警系统、防撞击装置等检查,以及井道、轿顶、底坑、机房的安全装置测试,确保电梯平稳运行。整个维保流程严谨,耗时约40分钟,检测31个项目。在作业过程中维护人员还须遵守安全操作的执行规程,正确放置安全护栏、佩戴防护用具、按照工作需求切断电源主开关并上锁等,做好自身工作和乘客出行的安全保障。

        对于电梯维保“走过场”等现象,相关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丰富监管手段。目前杭州市全面推行“一梯一码”,维保人员通过扫码将实时定位、维保记录和项目时长等信息上传到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实现维保无纸化、信息可追溯。同时,电梯内安装的智能摄像头和物联感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进一步对电梯维保不合规的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和风险预警。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应当提升一线电梯维保人员工资待遇,加强安全保障,建立适合该行业的技能培训体系,通过技能等级的提升增强维保人员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只有大幅提升行业吸引力,才能保证充足的人才供给,以维持有效、扎实的日常养护。

        电梯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保持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保市场的准入管理,消除市场乱象,建立健全电梯维保服务评价机制和信用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

        (央视网 4.23 邬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