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宝宝得了“亲吻病”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01日   04 版)

        最近碰到一个小病人,因为发烧来就诊,一进诊室就看到他肿肿的眼皮。当询问宝宝还有什么异样时,妈妈说孩子打呼噜特别厉害。医生让宝宝张嘴看看喉咙,发现两侧扁桃体肿大明显,还化脓了,一摸颈部有好多肿大淋巴结。医生告诉妈妈:宝宝八成是得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又称“亲吻病”。

        “亲吻病”是由EB病毒急性感染造成的。EB病毒急性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打鼾、眼睑浮肿、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一部分孩子还会出现皮疹,医生体检时会发现宝宝扁桃体肿大伴有化脓,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

        EB病毒是一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患者病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都可以自口腔持续排毒,此后数十年中还可以间断排毒。唾液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这就是为何该病又叫“亲吻病”了。

        不过,所谓“亲吻病”并非只通过亲吻传播,共用餐具、口对口喂食等行为也会造成传播,所以不主张家长口含食物再喂给宝宝,这增加了传播风险。

        得了“亲吻病”无需惊慌。EB病毒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90%~95%的人到成人期时都已感染了EB病毒,不过因为绝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或不典型,自愈了,或者不经意间经过对症处理也痊愈了。

        在此提醒家长,虽然绝大多数EB病毒感染是良性的过程,但是有小部分病人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或继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孩子出现典型症状或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请医生评估,及时接受治疗。此外,患了“亲吻病”会出现脾脏肿大,因此在患病后一个月内应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及体力劳动。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

        (《文汇报》4.1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