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程毅中:与古籍相伴60年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20日   05 版)

        程毅中

        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程毅中1958年底从北大中文系被分配到此时,面对整日“钻故纸堆”的古籍编辑工作,最初情绪是有些消沉的。那时,中华书局还在北京东总布胡同10号一座古朴安静的小四合院里办公,老先生们多来自江浙世家,说的都是吴越方言,彼此间称呼“先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他的心沉静下来,从此冷板凳一坐就坐了六十多年,亲历了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几度起落,见证了它与政治的纠葛,也见证了它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所受的冲击。2024年3月22日,95岁的程毅中去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古籍工作的未来仍是他放不下的牵挂。

        从一无所知到研究专家

        1959年4月间,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倡共产党人应该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的精神。这年夏,中华书局计划出版《海瑞集》,时任总编辑金灿然指定程毅中担任编辑。程毅中对海瑞的认知仅限于小说、戏曲里的清官形象,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海瑞一无所知。他有些奇怪,海瑞不是文学家,为什么交给他来编?

        书局里的编辑、版本目录学专家陈乃乾已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他亲自到上海找书,从上海图书馆借出所藏善本海瑞文集,请人做了初步校勘,辑录散佚诗文等。这些资料,他都转给了程毅中,还指点他如何鉴定版本。

        1961年三校即将完成时,北京图书馆老专家、被文化部点名作为“访书专员”的路工在陕西图书馆看到了明刻本《海刚峰集》(海瑞号刚峰),这是海瑞生前定稿的《备忘集》初刻本,保持着海瑞自编文集的体例。程毅中请示领导后决定改换工作底本,调整次序,重编全书,并用吴晗的《论海瑞》作为代序。

        那时铅字排版的工作量很大,经过屡次改版,《海瑞集》终于在1962年12月出版,成为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海瑞文集。金灿然指示编校者可以个人署名,徐调孚替程毅中起了笔名“陈义钟”。金灿然表扬程毅中,可以称得起是研究海瑞的专家了。

        与人为善

        1979年8月,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各自恢复建制。中华书局设置了文学编辑室、历史编辑室和哲学编辑室,程毅中担任文学编辑室主任。那时文学编辑室有12人,除了周振甫等老先生外,主力就是北大古典文学专业的“黄埔三期”(1959到1961级)毕业生,1961级毕业生许逸民也在其中。

        程毅中把厚厚一大摞《先秦两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出书时定名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书稿交给许逸民审读。许逸民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大稿,程毅中耐心告诉他,入手这类稿子后要参考必要书目,看文学总集,仔细核对,还提出了细致明确的审读要求。许逸民这才有了信心。

        编辑看完稿需要撰写详细的审稿意见,交编辑室主任过目后寄给作者。一开始许逸民的审稿意见写得很直接,程毅中提醒他,有问题可以讨论,但是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尊重老先生的著作权,措辞要文雅,与人为善。

        中华书局总编室前主任黄克曾说,一部三四十万字的古籍整理稿件,程毅中翻阅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提出切中肯綮的审读意见。中华书局档案中保存着他写的这些审稿意见和给读者回信的底稿,厚数尺,篇篇一丝不苟。

        新古籍整理规划的执笔者

        1981年,程毅中开始担任中华书局副总编,主要负责古籍整理项目。

        柴剑虹当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经导师启功推荐进入中华书局,参加了在京西宾馆举行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对他来说,程毅中既是敦煌学研究的前辈,也是他进入敦煌学研究的引路人。

        1982年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召开敦煌文学研究座谈会,程毅中受邀出席。他30岁时撰写了文章《敦煌变文的几点探索》,1962年发表在《文学遗产》增刊上,其研究在敦煌变文研究中论述周全且有创意。程毅中认为中华书局应该培养年轻编辑做敦煌学的接班人,因柴剑虹此前在新疆做过十年教师,就推荐他与会。程毅中告诉他,中华书局的编辑参加学术讨论会必须写论文,在会上要有发言权。

        那次会上,全国各地的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几乎悉数出席。会后,柴剑虹担任了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等重要敦煌学书稿的责任编辑,是1983年成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第一批会员,后来成为学会秘书长。

        1985年到1995年是古籍整理出版的鼎盛时期。那时全国有十几家专业古籍类出版社,学者型编辑众多,其中傅璇琮和程毅中是年轻编辑的偶像。

        20世纪80年代起,由中华书局承办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几乎每期都刊登各地学者、读者撰写的点校勘误短文。程毅中写过很多古籍整理的勘误札记,他说这是编辑匠的职业病,也是中华书局的传统。

        留下了一点遗憾

        1986年,程毅中因病辞去副总编,继续从事编辑工作至退休,后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2年,他向国务院呈递《古籍数字化需要加强统筹工作》的建议。后来,中华书局率先建立数据库,并上线投入使用。

        他推动的另一项工作是《古本戏曲丛刊》的续编。2012年,他向全国古籍出版规划小组递交《关于完成〈古本戏曲丛刊〉的建议》,《丛刊》第六、七、八集的出版很快列入规划。2021年7月,《丛刊》第十辑面世,延续67年的戏曲古籍编纂工作终于告竣。

        退休后,程毅中花在古代小说研究上的时间最多,对中华书局的发展关切于心。2021年12月,有读者对《梁佩兰集校注》校注质量提出尖锐批评,程毅中说:“最近中华书局遭到了猛批,我为之痛心不已。对我来说,以前在职时没有尽力按金灿然、徐调孚先生那样强调质量第一和重视人才,也留下了一点遗憾。”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14期 宋春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