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申根区的前世今生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7日   07 版)

        3月3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部分加入申根区,这意味着这两个东欧国家与欧盟的一体化迈出新的一步。在罗、保加入之前,申根区包括了27个欧盟成员国中的23个,此外还有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每天大约有350万人跨越申根区内部边界。

        申根区让人们无边检跨国自由通行,对人员往来和货物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有了这个签证,你可以在欧洲20多个加入申根协议的国家随便跑。开车越过申根区的国境线,没有边检。

        不过,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申根”是啥意思。申根其实是卢森堡的一个偏远的田园牧歌式小村庄,紧邻法国和德国。1985年6月14日,在申根村前河面上的一艘客轮上,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五国官员签署了一个开放边境的协议——《申根协定》,由此让“申根”名扬天下,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村庄”。

        《申根协定》的形成有历史的必然。1914年以前,欧洲尚未形成系统的护照和签证制度。到一战结束时,跨国旅行需要携带护照,过境需要查验护照和签证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做法。

        1944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政府签署一项免除相互边境控制的协议,1948年正式实施。北欧的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和冰岛随后效仿,这些国家于1952年成立“斯堪的纳维亚护照联盟”,彼此之间取消边境控制,人员可以自由往来。

        这种“无边界区”的顺利运行,让当时的欧共体内开始酝酿建立泛欧规模的“无边界区”。不过,由于许多成员国的顾虑,1985年,法、德等五国率先签订了《申根协定》。

        1990年,五国又签署《关于实施申根协议的公约》,明确提出创立“申根区”,区内完全取消相互边境控制,实行同一签证政策和开展警务和司法合作。这才形成今天真正意义上申根区的法律框架和实质内容。

        1997年,欧盟阿姆斯特丹峰会将《申根协定》的内容吸收进去,成为涵盖全欧盟的法律规定。但是,成员国能否正式加入《申根协定》还要看其司法合作、边境控制等方面的设施、标准和人员配置等是否达标。原因很简单,一旦加入申根,其对外边境就是申根区整体的边境,其边境控制水平直接牵涉到申根区整体利益。眼下,罗、保两国加入申根区,将大大方便有意一览东欧风情的游客。

        (《北京青年报》4.7 向长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