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

    沈阳老城考古

    《 文摘报 》( 2024年04月13日   03 版)

        ■祝勇

        沈阳老城,一座外圆内方的城池。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北征东胡,在这里建立候城,那是沈阳城最早的雏形。秦汉两代,这里都隶属于辽东郡望平县;唐代属于安东都护府“沈州”;到辽代,契丹人在这片苍莽的关东荒原上建起一座土木城寨,作为军事要塞,依然称“沈州”;金人灭辽,“沈州”的名称未变;一直到元代,蒙古人攻下“沈州”,重建了四方形的土城墙,把这座城命名为“沈阳路”。沈阳者,沈水之阳也。沈水,就是城南的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沈水之北,就称沈阳。这是史料中第一次出现“沈阳”的名字。

        明朝末年,女真人再度崛起,努尔哈赤放弃辽阳,定都沈阳,这个后金政权从此拥有了他们的新首都——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继承汗位的皇太极扩建沈阳城,把沈阳城由一座军事要塞构筑成一座辉煌的皇都。城墙被加高加厚,墙基为石料,内墙砌砖,内以黄土夯实,原来城内的“十”字形大街改为二横二纵的“井”字街,四条宽敞的大道将皇宫围在中间。沈阳故宫北面的那条横街,就是著名的中街。这完全是吸收了汉人的文化传统,根据《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记载,在皇宫后面(北面)建了这条商业街。

        沈阳故宫的格局与北京故宫完全不同。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大政殿是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方城的外面,还有一圈圆形城郭,是清康熙年间修建的。沈阳在清朝入关前成为盛京,不仅有城,而且有市。清朝入关后,虽成为陪都,但城市在时间中潜滋暗长,到康乾盛世,已成为百业兴旺、人口密集的大城,这与今天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二环三环涟漪似的扩展是一个道理。于是康熙帝下令,在原来的方城之外,又画了一个大圈,建了一个圆形城郭,也使沈阳城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格局。

        盛京古城的格局,其实是把中原农耕和草原游牧的文化品格杂糅在一起——方形内城,因袭着中原文化的城市特点,是中原城市模型的翻版,而圆形外城则体现出游牧民族习惯的建筑形式。沈阳,是中华版图上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绝佳范例。

        (《光明日报》4.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