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精读的核心是“快读慢想”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23日   02 版)

        很多人对阅读有一种执念,认为只有慢慢读才能读懂,所以每次遇到句式复杂的阅读材料,就会读得特别慢。这极大降低了阅读效率,考试的时候还会浪费时间。

        其实,慢读是读书的一种误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快读慢想”。所谓“快读”,就是我们眼睛的识别速度要快。在阅读一些句式复杂的文章时,很多人会发现,快速浏览一遍好像能明白大概意思,慢读反而看不懂了。这就要提到大脑的特殊机制。人脑是很聪明的,它会把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努力让没有逻辑的内容变成一个整体,也会“添油加醋”地加上自己的解读,所以很多时候,即便有些部分没有读懂,依然不影响你对整段话的理解。但如果细究每句话,你可能就会陷入抽象的语法推理中,这时大脑的组合能力就失灵了。

        大脑的这种特质启发我们,阅读首先应该“通读”,即大略把内容看一遍,了解一段话的中心思想。对于通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比如不认识的关键词、不理解的逻辑、没有读懂的关键句子,或者试题中考察的关键词句,可以在通读完之后,再回过头理解一次,好好想一想这个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种把思考重点放在特定难点上的方法就叫作“慢想”,跟前面讲的“快读”结合起来,就叫“快读慢想”。

        其实,快读慢想使用了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阅读中,80%的内容都是好懂的,只有20%的内容是复杂的,在阅读时,大部分精力就要放到这20%上。先快读、再慢想,等于把阅读过程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部分,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高效阅读:培养终身受用的阅读力》刘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