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竞争激烈的印度“公考”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20日   07 版)

        印度联邦公务员委员会组织的印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被认为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2022年,印度有近115.2万名考生参与国考,最终仅有933人成功通过考试。

        通过考试的考生需要经历预试、主试、面试3轮考试,考期长达一年,考试内容涉及英语、文学、数学、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学科,总答题时间高达32小时。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考试机会仅有4次,而大多数人都在第三或第四次考试中才能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对于一名普通的印度考生而言,3年乃至更久是他们通过国考普遍所需的时间。

        曾有媒体报道过一名普通的印度女孩加米尼·辛格拉是如何通过这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在近3年的时间里,辛格拉远离朋友、娱乐和社交媒体,每天黎明起床,严格规划自己的饮食和起居,每日学习时间长达10个小时,她的家人也全都参与其中帮助她备考,报道用“僧侣般的牺牲”和“几乎完全退出现实世界”来形容她的生活。

        而这份“牺牲”甚至是印度少数中产阶级的“特权”。对于更广大的贫困考生来说,全职备考是一种“奢侈”,他们必须在高压备考的同时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

        高居不下的“考公热”背后,是印度严重的失业率、极大的贫富差距和底层人民狭窄的上升通道。在印度,人们更担心的是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养活不断增加的工人。

        数据显示,虽然25岁以下人口占印度人口的40%以上,但截至2022年12月,45.8%的青年人处于失业状态。要想满足年轻人的就业需求,印度需要到2030年创造至少9000万个新的非农就业岗位,这要求GDP年增长率达到8%至8.5%。

        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推动一部分拥有良好教育和家庭背景的印度人转去海外市场寻求机遇,使印度裔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移民群体之一。而对于条件有限的广大底层人民,“公考”成为那根少有的能够真正改变命运的“稻草”。

        成为国家公务员,不仅意味着获得一份几乎终身稳定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良好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薪酬待遇。以印度行政服务局为例,初级公务员的起薪就有5.6万卢比(约4800元人民币),最高可以达到25万卢比(约2.15万元人民币),而一名普通印度百姓月收入的中位数只有27200卢比(约2354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公务员还享有包括免费医疗、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饮食补贴在内的多项福利。

        在种姓制度名亡实存的印度,“公考”所承载的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还有一个阶层的。宗教、种姓、社会系统是一张严密的巨网,看似残酷的公考竞争,反而成为突破这张巨网的某种光亮的可能。

        (《中国青年报》3.13 裴思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