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做好“预算”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双碳”

    《 文摘报 》( 2024年03月13日   06 版)

        近年来,我国“双碳”政策体系、碳排放核算、碳市场建设、项目碳评价等工作持续推进,总体上已具备建立碳预算机制的基础和条件。为此,我国亟须建立健全涵盖目标总量设定、预算分解、实施步骤、跟踪评估、动态调整、监督管理在内的全过程碳预算管理机制顶层框架。由国家层面统筹各责任部门,明确分工落实,建立多方共同发力的碳预算管理工作执行的组织保障体系。

        针对我国各层级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尚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夯实碳预算管理所需的碳排放数据基础,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梳理碳预算工作开展所需的指标体系,制定省、市、县级等多区域层级和各行业领域的碳排放核算统计规范,提升碳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在全面摸底、准确核算地区碳排放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借鉴现有的能源、碳强度、环境约束性指标等制定经验,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综合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预期、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特征、节能降碳空间等实际要素,科学制定分地区分行业的以碳强度约束性目标为主、碳排放总量弹性目标为辅的年度碳预算目标分解方案,激励碳减排的同时保障地区发展空间裕度。

        构建动态灵活的碳预算执行评估与考核机制,按固定周期对各主体的碳预算执行进展情况进行评价。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与既定目标差距等关键指标。探索碳预算指标的跨区域流转和补偿模式。

        在市场机制上,推进碳预算管理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深层次融合,使碳预算成为碳交易市场配额总量设定的基准和指引,同时让碳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碳预算的设定和调整。此外,可考虑制定碳抵消机制参与碳预算管理的方案。

        (《人民政协报》3.6 鲁修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