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考研季,“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的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据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2024年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提供住宿。
大学宿舍不足的情况大多发生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部分高校尝试以社会化住宿取代校内住宿。短期内,床位“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太可能缓解。
在多数人眼中,学校是象牙塔,承担着公益性和教育性的双重责任。但对住不进宿舍的专硕生而言,租住在外,意味着进入新的夹层——读研不再是“上岸”,而是社会化的开始。
大学宿舍不仅提供了落脚的空间
“在名校和就业上岸可能性综合考虑下的最佳选择”,这是汤雯琪选择专硕的理由。她就读的复旦大学,自2019年起就不安排专硕生的校内住宿了。
据她介绍,复旦大学研一新生可报名抽签学校提供的校外公寓住宿,每年住宿费为1600元,若没抽中或放弃资格,学校则将提供每月800元交通费,一年发放10个月。
并未抽中校外公寓的汤雯琪只能开启租房生涯。为减少成本,她与三位同学合租在学校附近50平方米左右的复式公寓里,算上水电费,平均每人每月的支出在1500元左右。
她总结,复旦大学的专硕生在住宿上每月的平均开销在2000元到4000元,学校的交通补贴为一年8000元,国家补贴为一年6000元,并不足以覆盖住宿开支。
为了平衡实习和秋招,研一暑假,汤雯琪换租了与学校和公司距离相对平衡的一家公寓。那是一幢三层楼房的阁楼,没有窗户,每个月的租金是4400元。
“没有窗的房间是听不到雨声的”,汤雯琪发现自己丧失了对时间和天气的把握。
刚好卡在秋招的节点上,阁楼也成了测评和面试基地。“有些公司的测评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同住人还没有睡醒,我就在微弱的台灯灯光下,蜷缩在角落里完成测评。”汤雯琪做完测评,抬头看看四周,没有窗户的房间依旧一片漆黑。最终她搬出了这个阁楼。
对大学生来说,宿舍不仅提供了落脚的空间,更是与学校的某种连接。脱离宿舍,意味着离开学校所建构的舒适空间。争执、苦恼和安全问题随之挤压着专硕生们。
每次去学校都像上班通勤的一样
由于无法与邻居和平相处,研一暑假,李方玉决定搬出公寓。
专硕学制短,课业任务重,他通常在晚上11点左右回家。公寓隔音不好,只要一走上楼梯,邻居就会被吵醒,随后传来敲墙的声音。
回到房间也一样。书桌不平稳,李方玉每次把电脑放上去,总会发出碰撞声。他提心吊胆,生怕敲墙声再次出现。
矛盾在某一天终于爆发了。晚上11点,李方玉躺在床的另一侧,蒙在被子里打电话。这次,邻居不再敲击墙壁,而是直接走到了他的房门前,用力敲门。
李方玉担心吵到更多的人,只能反复告诉他:“如果你再敲,我就报警。”
居住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是一方面。作为变量,住宿也影响着专硕生们的更多选择。
几个月前,汤雯琪拿到了一家心仪公司的实习留用名额,要求她去杭州实习三个月,根据表现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如果我去另一座城市,一方面要考虑租房,另一方面上海的房子没有到期,转租、安置行李都是麻烦。”
汤雯琪纠结了两周,最终还是放弃。“如果我有学校宿舍的话,可能就会去了。我不知道,如果去了新的城市,三个月后上海的房子到期了,我又要去哪里。”汤雯琪说。
长期住在校外,汤雯琪形容“每次去学校都像上班通勤的一样”,没有上学的感觉。“明明专硕和学硕都是全日制,为什么我读出了一种非全日制的感觉?”
七部委:推动招生计划与宿舍面积挂钩
2023年12月19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未来发展中将会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至“十四五”末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至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专硕的占比首次超过了学硕。
但近年来,校园扩展的速度远追不上专硕扩招的速度,校内住宿也被打上越来越多的“限制标签”。
扩招的大趋势,意味着专硕的上岸难度降低。目标是知名院校的学生,一开始就明确租房和生活需要付出的成本,但是心态上还没有完成转变。
其实,高校方也一直在探索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自2019年不再为专业型硕士提供宿舍后,提供了抽选制的爱久公寓作为选择。招生简章中提及,“学校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7部门日前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从4方面提出11条政策措施。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高校通过新建、改扩建、修缮、装配化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
指导意见明确,推动招生计划与宿舍面积挂钩。引导高校健全基本办学条件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与宿舍面积达标挂钩,将高校学生宿舍达标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参考因素。对学生宿舍面积总量缺口大、学生反映强烈的高校,原则上不得新增安排招生指标,问题突出的要压缩招生指标。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所有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解放日报》1.20 师梦娇 牛益彤 朱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