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北非的“白求恩大夫”

    《 文摘报 》( 2024年01月13日   08 版)

        远隔万里重洋,上海与摩洛哥,述说一段60年的深厚医缘。

        摩洛哥,漂亮的北非国家,背靠地中海。上世纪闻名于世的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就在这座同名的摩洛哥历史名城拍摄。然而,电影里的浪漫画面终究无法替代现实中的残酷与无奈。这一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部分地区仍缺医少药,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非常渴望。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1963年中国开启医疗援外篇章:当年中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遣首支医疗队,上海参与组建任务。1975年起,上海承担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的任务,每批为期两年。48年来上海派出196批援摩医疗队、1973名队员,共诊治门急诊患者583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2万人次,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卓越的上海力量。

        首批援摩医疗队

        今年83岁的张柏根教授,是1975年上海首批援摩医疗队队长。首批援摩医疗队中,张柏根所在的仁济医院派出两名医生(另一名为针灸医生),副队长来自瑞金医院内科,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新华、九院、国妇婴等均派出医生,随队还有原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翻译人员。    

        根据组织要求,张柏根他们将在摩洛哥的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援助两年。这里,也将成为48载上海援摩的起点。 

        从未出过国的张柏根,感受到了被组织信任的荣耀,更明白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临行前,医疗队均注销了上海户口,这一现在看来属于义无反顾的举动,当年在他们眼里却稀松平常,“当时的我们都是这样的,不管公派还是个人行为,离开上海一段时间必须注销户口,返沪后再重新报一下,并不感到特别惊讶。”

        培训基本外事政策后,上海首批援摩医疗队抵达北京,与其他两队援外医疗队集中出征。当时的援摩医疗队,还创下了平均年龄最小、队长年龄最小的纪录。

        张柏根依稀记得,北京机场候机室外,他与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告别,顾不得多说几句,孩子们已泪眼婆娑,“进候机室我就顾不到你们了,作为队长我要慰问一下其他队员的家属。”临行前,他与家人说了最后这几句话。

        辗转换机后,医疗队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国度。第一站是大使馆所在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与参赞充分沟通后,医疗队马不停蹄前往驻地——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开启援外医疗工作。首批12人援摩医疗队,就此改写了上海援外医疗历史。

        忘不掉的眼神

        张柏根与同仁在哈桑二世医院前三个月的工作,异常艰苦。

        他回忆:援摩医疗队来之前,院内有一名内科医生、一名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是从私人诊所临时调过来的,外科医生在法国接受过医疗培训,法语非常流利,态度也很傲慢。看到中国医生到来,外科医生一周后便撤走了,后来才得知,之前这名外科医生不情不愿被派驻此地,而今终于有机会脱身。

        还没来得及适应当地的饮食和环境,援摩医疗队已进入“白加黑”24小时无休状态。小到划伤、大到开刀,但凡有任何情况,都是中国医生上。“那段日子特别累,至今让人记忆犹深。但回头来看,人没有压力是不行的,我们开了个好头,磨炼了意志,取得了当地人信任,最终都挺了过来。”张柏根说。

        三个月后,晚上突然安静了下来,叫中国医生上急诊的频率明显减少。队员们这才意识到:原来前三个月是“考察期”,上海医生以精湛技术和过硬素质,取得了塞达特省政府、哈桑二世医院的充分信任。此后两年间,不少当地医生甚至摩洛哥贵族子弟前往驻地一睹中国医生的精湛技艺,面对面学习医疗技术。

        驻外两年,救治过多少当地人的性命?岁月已太久远,张柏根记不大清了。但他告诉记者,至今难忘的,是来自阿拉伯妇女的一个眼神——

        那是一名阿拉伯农村产妇,孩子生出来了,脐带掉下来了,但胎盘还没有出来。产妇自己将脐带绕在大腿上,拖着板车,慕名前来求诊。只因为她听说这里有中国医生,而中国医生是会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服务的!凭借这一丝坚定的信念,产妇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我们出国前培训的是法语,当地只有文化人说法语,老百姓通用的是阿拉伯语,彼此语言不通,但她那期盼的眼神,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张柏根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属于我的责任,这就是我不远千里奔赴这里的使命!”在他与同事的悉心医治下,这名产妇最终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48年过去了,张柏根没有再踏上摩洛哥的土地。援外医疗结束后,他回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发展,在血管外科建树颇多,也曾担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参与医院管理。

        回忆在摩洛哥的“峥嵘岁月”,他万分感慨,“当年我们看到哈桑二世医院开工建造五座大楼,估计现在已成了老楼。两年时间不长不短,对我却是意义非凡。满头黑发去,花着头发回,在北非土地上我们不忘初心、以汗为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老先生同时提出自己的期许:希望现在的年轻医生走出高楼大厦,到基层去,到困难的地方去,体验那种眼神,那将是为医生涯中的无价财富。

        援摩找到人生坐标

        根据中摩两国政府签署的卫生合作议定书,上海援摩医疗队除总队位于首都拉巴特外,大部分医疗点在山区、沙漠附近和内陆,地理位置偏远,且医疗队驻点医院人力资源匮乏。上海医疗队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针灸医生马良翰的小半辈子是在摩洛哥度过的。2001年至2017年,他先后援摩7次,累计在摩洛哥工作14年,成为上海援摩医疗队中的“超长待机者”。他笑说,“后来的援摩医疗队队员都把我当地陪,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他们去卡萨布兰卡采购食物,改善一下伙食。”

        摩洛哥,早已是马良翰的半个故乡。

        2000年刚过,身为原上海港医院医生的马良翰报名援摩,来到张柏根当年率队驻扎的塞达特省。当时的他对摩洛哥没有任何概念。年届不惑、又逢医院改制,他心中有个小小梦想在“发芽”——想趁着还年轻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就这样,马良翰开启了14年扎根摩洛哥之旅。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当时上海援摩医疗队已有26年的积累,中国医生在摩洛哥地位崇高,俨然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人。“妇产科、骨科、外科是摩洛哥人最需要的科室,这其中妇产科更是撑起了一大片天,中国医生承担了当地百分之六七十的新生儿接生任务。许多上一辈的当地人都会自豪提及,‘我是中国医生接生的!’言语里的感恩,令人动容。”马良翰初来乍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也暗下决心,让自己擅长的针灸,在摩洛哥派上用场。

        一根金针、穴位行走,来自中国的传统医学为不少当地百姓缓解了腰腿病痛,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感受神奇的东方医疗技术。两年援摩结束后,马良翰完成任务、顺利返沪。    

        时隔一年的2004年,他二度报名,来到穆罕默迪亚分队,一待又是两年。2007年马良翰三度报名,并自此坚定了目标:余下的职业生涯,就奉献给摩洛哥的百姓。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他坚持十余载,在塞达特分队兢兢业业看诊,成为当地百姓熟悉的中国针灸医生。    

        “摩洛哥的经历对我来说无比珍贵,与其说我带去了技术、帮助了当地百姓,不如说,我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当医生的价值与成就感。”马良翰坦诚说道。

        (《解放日报》2023.12.30 顾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