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北京小吃小记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27日   08 版)

        2009年1月30日,北京樱桃斜街上的一位店铺主人正忙着做“卤煮火烧”。何俊昌/摄

        如今,说起北京小吃,不少北京人首先想起,提起来有几分骄傲的,是豆汁儿、炒肝、爆肚和卤煮——不敢说是北京小吃的头四把交椅,起码是颇有些名头的老四样。

        当年的豆汁儿,一定不是现如今的豆汁儿

        说起豆汁儿,都愿意拿梅兰芳和林海音说事。说梅兰芳怎么怎么爱喝这一口,在上海蓄须明志的时候,想豆汁儿想得要命。荀慧生如何如何买了四斤豆汁儿,装在大瓶子里,专程给梅兰芳送去。说林海音阔别多年从台湾回到北京后,人们问她最想吃点儿什么,她是怎么怎么想喝这一口,等真的喝到的时候,又是如何如何一连喝了六大碗还没喝够。

        豆汁儿,被北京人美化。

        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演绎的成分,我只知道,梅兰芳也好,林海音也罢,都是名流,不过是借助名人来抬高豆汁儿的身份罢了。所谓水涨船高,沾了名人的一点仙气,丫鬟也就可以叫小姐了。

        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梅兰芳还是林海音,他们当年喝的豆汁儿,一定不是现如今的豆汁儿。

        于老北京,豆汁儿是最地道的底层贫民吃食,比卤煮和爆肚还要“贫民”。一碗豆汁儿,就一点儿咸菜,几个火烧,就是一顿饭。那时候,卖豆汁儿最出名的,是花市火神庙的豆汁儿丁。豆汁儿丁真正有了自己的店铺,是1958年的事情了,店开在瓷器口。在这之前,豆汁儿丁几代人都是挑担穿街走巷,吆喝着卖。这样的叫卖方式和贫民化的需求正相吻合,与那些达官贵人到有戏台的冷饭庄觥筹交错地吃大餐,霄壤之别。就别再拿梅兰芳和林海音说事了。

        如今,磁器口的豆汁儿店,搬到天坛北门,店招牌上依旧标榜着磁器口老店的字样,但豆汁儿的味道已经逊色很多了。起码和我最初喝的豆汁儿比,没有那么稠、那么热,焦圈是陈的,不知放了几天,别说没有那么脆,掉地上能碎得掉渣儿,嚼着都发皮发艮。

        “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炒肝,现在店家纷拥争雄,叫得响的还得是鲜鱼口的天兴居,因为它年头最长。其实,北京炒肝历史最久的是会仙居,开业在同治元年(1862年)。天兴居是1930年前后开的后起之秀。只不过在最后的竞争中,两家合并,会仙居被天兴居吞并,会仙居的地盘后来改建联友照相馆,天兴居便理所当然地将历史前移半个多世纪。

        北京的餐馆和景点,都讲究编故事以引人。天兴居紧挨着兴华园浴池,便有人编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年夏天一个客人来到小店,喝完炒肝伏桌睡着,突然下起暴雨。待暴雨停歇,那人却不见了。人们说那人不是凡人,一定是仙人,是仙人听闻这里的炒肝好专门来喝,这一下来的人就更多了。当时曾有这样的民谣流传: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这是那时幽默的广告。

        如今,天兴居依然旧址旧店,这在北京老字号中实属不易,因为时代变迁,尤其经历战火动荡,不少老店被迫移址,甚至荡然无存。不过,店老,只是名号老,炒肝的质量却大不如前。前两天,过前门,专门去天兴居吃炒肝,已经没有过去的“过市之香”了。肠肝俱少,只剩下黏糊糊的一碗浓芡。

        爆肚冯和小肠陈

        爆肚和卤煮,对人们的普及率和认可度,似乎要高于豆汁儿,乃至炒肝。

        爆肚,将牛羊的肚子分开肚片、肚仁、肚领、肚板等,在锅中轻轻一涮(这叫作水爆),佐以各种调料,清爽可口,开胃暖胃,简单实惠却格外好吃。看着简单,真正做起来,差别大了。如果肚子选得不好,或是爆的时间稍微一长,爆出来就老,嚼不动,而且有膻味。

        卤煮,将猪大肠、肺头、五花肉、炸豆腐和火烧一起放在锅里炖煮,和东北的乱炖大同小异,没有多么高超的烹饪技艺。关键要把大肠清理干净,把这几种东西炖烂,混在一起,彼此借味。

        在北京,这两种小吃的店家,最有名的,分别属于爆肚冯和小肠陈。它们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几代传人的老店。

        爆肚冯的第四代传人小冯,算是我的同学,他比我小4岁。1967年,我下乡,他上山,在水利工程工地里当工人,从此天各一方。上世纪90年代初,在西四小吃街和王府井小吃城,有爆肚冯的店,我都去过。与小冯重逢,都是他亲自为我爆的肚。他家老店,在廊房二条中段路北,二层小楼,一直很红火。

        小肠陈老店,也在廊房二条。北京小吃店常聚在一起,抱团取暖,彼此借力。大约是2005年,廊房二条改造,小肠陈和爆肚冯面临拆迁,人们听说后蜂拥而至,都跑到那里吃最后一口老北京的味儿,这两家店门前人山人海。我也凑热闹赶去,根本挤不进去。已经是下午3点多,小肠陈前排出了蛇一样的蜿蜒长队,爆肚冯前依旧挤满了人,店门只好关着,先发号排队等候。这大概是两家老店的高光时刻。

        如今,小肠陈迁到南横街的珠朝街东侧,店堂扩大好多,不仅卖卤煮,还卖炒菜。客人很多,价钱也涨了很多。他们在廊房二条也有一家店,却没有南横街的店气派,只卖卤煮。不知谁是总店,谁是分店,或两家已经不是一回事。前不久,我去过一次廊房二条店,买了一碗卤煮,味道差了很多,肠子还不错,五花肉极少,火烧根本没有煮透,汤也太咸,远不是以前小肠陈的味道。

        爆肚冯还在廊房二条,却不是原址,东移路南。前几年冬天,我专门去过一次,没见到小冯,服务员和掌勺的师傅都是外地人。我要了一盘爆肚,肚老,爆得也老,嚼不动,很失望。坐在我后面的一位顾客,也要来一盘爆肚,也嫌肚老,直接和店家吵了起来。本想问问小冯现而今在哪呢,也没问,放下一盘没怎么吃的爆肚,走出了店门。店外,寒风凛冽。

        民族融合丰富发展了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历史悠久,且有宫廷和民间之分。比如,艾窝窝属宫廷,豆汁儿自民间。无论哪一类,绝大多数是清真的。这有其历史渊源,最早要上溯到唐永徽二年(651年)。那时候,第一位来自阿拉伯的使者,到长安城拜见唐高宗,自此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与此同时,西域的香料和调料传入,琳琅满目,确实让中原人士耳目一新,食欲大增。

        在元代,大量人口从西域流入,并定居中国。北京著名的回民街牛街,就是那时候形成的。他们把饮食文化带到了北京,如水一样蔓延进人们的喉咙和胃,这是比香料和调料还要厉害的一种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

        写过《饮食正要》的忽思慧,是元代御医。《饮食正要》里记录的大多是回民食谱,宫廷和民间都有,是最早的清真小吃乃至饮食小百科。比如炸糕之类的油炸品,就是古波斯时代的传统小吃。

        应该说,牛街是北京小吃最早的发源地。

        过去说牛街的回民,“两把刀,八根绳”,就可以做小吃的生意了。所谓“两把刀”,就是有一把卖切糕的刀、一把切羊头肉的刀,就可以闯荡天下了。别看只是普通的两把刀,在卖小吃的回民中,是有讲究的。切糕粘刀,切不好,弄得很邋遢,讲究的是切之前刀上蘸点儿水,一刀切下来,糕平刀净,而且分量一点儿不差。卖羊头肉,更是得讲究刀工,过去竹枝词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雪飞,薄薄切成与纸同。”

        “八根绳”说的是用绳拴起一副挑子,就能够走街串巷了,入门简单,成为当时居住在牛街的贫苦回民的一种生存方式。所以,北京小吃最早是用挑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有了门脸儿,有了门框胡同的小吃街,是后来民国之初的事了。

        回民小吃讲究卫生,赢得了人们的放心和信任。过去老北京人买东西,经常会嘱咐孩子:买清真的呀,不是清真的不要啊!在某种程度上,清真成了卫生的代名词,是很多汉民饮食学习的榜样。

        北京小吃,就是这样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地蔓延开来,不仅深入寻常百姓之中,也打进红墙之内的宫廷,成为御膳单上的内容之一。而且,在汉民和回民的日渐融合中,北京小吃也渐渐发展成大众的食谱。汉民的炒肝和卤煮,还有锅贴和炸酱面等,和清真小吃一起丰富发展了北京小吃。

        (《新华每日电讯》12.22 肖复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