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曹操、刘备、孙权专属称谓的由来

    《 文摘报 》( 2023年12月20日   06 版)

        东汉末年,王纲解纽,诸侯割据,群雄混战。数十年后,曹、刘、孙三家脱颖而出,分别建立了魏、汉(蜀)、吴三个国家。有意思的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政权奠基人都在某一时期内,有过独树一帜的专属称呼。

        曹操这个“相公”含金量相当高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汉中,割据汉中多年的张鲁率众投降。同年十二月,曹操“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次年十月,曹操在返回邺城后,又从谯县、居巢南下,欲再攻孙权。在此期间,“建安七子”之一的侍中王粲随军出行,作《从军行》五首。该组诗第一首即追忆曹操征讨汉中往事,并予以赞颂:“相公征关右,赫怒振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诗中提到的“相公”,就指曹操。据现有史料,他是第一个被称为“相公”的人。曹操这个“相公”含金量相当高。相公的“相”即丞相,《文选》卷27李贤注曰:“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丞相地位崇高,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之能,对皇权造成了一定威胁,故西汉哀帝时,曾罢废丞相一职,置大司徒。

        逮至东汉,相权一分为三,外朝有太尉、司徒、司空主政,世称“三公”。汉末,曹操迎奉天子都许,任司空之职。彼时,太尉杨彪遭罢,此位空悬,而司徒赵温又静默无言,明哲保身,故以司空录尚书事的曹操俨然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统一北方,挟此大功复立“丞相”一职,自任之。从此,曹丞相之名深入人心。为表示对他的尊重,时人以“相公”一词来称呼他。

        相公的“公”字,也是汉晋时期的一种敬称。有学者认为“公”字是指爵位,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主公”首见于《三国志》且专指刘备

        在一些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主公”一词。但这个词与“相公”一样,一开始都是专指。

        遍考诸史,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三国志》卷37《法正传》记载:“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这段材料说的是法正被刘备引为心腹,出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结果法正得势之后挟私报复,有人看不下去,就希望诸葛亮能向刘备反映这个问题,但诸葛亮表示自己管不了。从二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主公”是指刘备。类似情况还出现在法正、诸葛亮当面对刘备的劝谏、彭羕与马超的对话、彭羕写给诸葛亮的书信、诸葛亮写给刘巴的书信当中。在这些场景中,“主公”皆指刘备。要之,“主公”一词不仅首见于《三国志》,且专指刘备。

        “至尊”是东吴君臣喊出的一致“口号”

        “至尊”一词由来已久。《仪礼》卷29《丧服第十一》指出,君王、父祖、丈夫皆可称“至尊”。世入两汉,“至尊”一词往往专指皇帝。

        江表虎臣甘宁初见孙权时,劝他进取荆州:“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至尊当早规之。”后周瑜病重,在遗书中不忘对孙权提点,亦称其为“至尊”:“曹公在北,刘备寄寓,此至尊垂虑之日也。”此外,鲁肃、吕蒙、陆逊、贺齐、诸葛恪等一众江东文武,皆好以“至尊”称呼孙权。

        建安五年(200),一代英豪孙策遇刺,少年孙权初登大统,在母亲吴夫人与张昭、张纮、朱治等老臣的帮助下,不仅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地位,也渐生进取之心。周瑜、甘宁、鲁肃等人主张先图荆州、再进巴蜀,最终以长江为天堑,与北方“二分天下”,若时机成熟,还能进图淮南,直入中原。这个战略深得孙权之心。因此,与其说“至尊”是孙权的“妄想”,倒不如说,这是东吴君臣喊出的一致“口号”。

        (《北京青年报》12.13 瀛洲海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