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古代文献里的“机器人”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29日   05 版)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典籍,会蓦然发现,我国古人有着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他们的科幻能力和创造能力着实了得。现在流行人工智能“机器人”,其实我国古人就有相似的创意和想象了。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列子》中写了一个周代的故事。一位叫偃师的人给周穆王造了一个“机器人”,会唱歌跳舞。在给周穆王表演的时候,它偷偷向周穆王左右侍妾抛媚眼。周穆王大怒,要杀偃师。偃师慌忙解释说,这是假人,不信拆开看看。拆开之后,周穆王发现,“机器人”是由革、木、胶、漆、白、黑、丹、青制成的,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肢节、皮毛、齿发等都是假的。当周穆王把它的心拿出来,它就不能说话了,把肝拿出来,它就看不见东西了,把肾拿出来,它就不能走路了。如此看来,这个机器人极为高级。五脏与身体活动能力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的认识。

        周穆王是西周的,再来看一则东周的。《拾遗记》记载,周灵王时期,有叫做“机妍”的玉人,能够自己转动。

        再来看看秦朝的“机器人”。汉晋时期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进入咸阳宫,在秦朝府库中发现不少珍宝,其中就有十二铜人,都有三尺高(按秦尺,70厘米左右),在同一张席子上。每人持一种乐器,或琴或筑或笙或竽。铜人衣服华丽,如真人一样。席子下有两根铜管,上边的管口离地数尺,从席后伸出。其中一根管是空的,一根管里装有手指那么粗的绳子。一个人吹空管,一个人扭动绳子,琴筑笙竽就会一齐鸣奏,和真人所奏音乐没什么两样。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汉高祖刘邦征讨匈奴,在平城被围。谋士陈平想了一个计策,他知道匈奴首领的妻子爱吃醋,于是制造了一个美女“机器人”在城头跳舞。果然匈奴首领妻子看到后,以为是真人。她担心攻下城池,单于会纳此女为妾,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劝单于退兵。就这样,陈平靠着这个跳舞的“机器人”,解了刘邦的平城之围。

        东汉王充《论衡》记载,汉代李子长发明了一个木头人,可以断案,把犯人带到它面前,如果有罪,这个木头人就不动,如果无罪,被冤枉了,这个木头人就站起来摇头。

        《三国志》记载,一个叫马钧的人改进了一套进贡来的、不会动的杂技木人。他用木头做齿轮,设机关,用水作动力,这套杂技“机器人”在戏台上可以奏乐跳舞。还有打鼓、吹箫、叠罗汉的,有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的,动作灵活。“机器人”还能坐堂审案,做出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

        唐代还有劝酒的“机器人”。唐《朝野佥载》记载,有个县官叫殷文亮,他喜欢制造一些小玩意,且喜好喝酒。有一次他制作了一个身着华丽服饰的木人。和朋友们聚宴饮酒时,这个小木人就会按照次序给客人斟酒、敬酒。如果你酒杯里有酒,没喝完,他会识别出来,就不斟酒。殷文亮还制作了一个女“机器人”,可以唱歌和演奏乐器。如果你酒没有喝完,她就连唱带吹地催促你继续饮酒。

        清《埋忧集》记载了一位茅山道士,一个叫戴旷如的村民向他学习法术,道士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竹筒给他,告诉他,要是有什么问题,对着竹筒询问,从中就会出来一个小人为你解答。戴旷如试了试,念动咒语,果然从竹筒中出来一个二寸许的小人,他跳在地上,瞬间长丈余。这个竹筒有点像“语言音响”,或者是我们手机上的语音机器人了。

        这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机器人”,有些是确实存在的,是古代科技水平的一种体现,有些可能是出于“想象”,属于科幻范畴。总之,从历代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在科技上并不缺乏瑰丽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动手能力。

        (《光明日报》10.27 赵运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