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谁在“高仿”部委央企行骗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22日   01 版)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文旅部、国务院国资委等20余家中央部委有关机构和中央企业在官方平台密集发布“防诈声明”,不法分子利用部委和央企权威形象,通过“高仿”权威机构和红头文件、钻热点政策空档等方式,对基层政府、企业或投资者实施诈骗。这种行为干扰了政策落实和市场秩序,侵害了相关主体利益,也存在数据安全隐患。

        一些机构打着给地方运作申报补贴的名义,收取咨询服务费用,最终坑的是地方。想走捷径或者快速出政绩的地方官员容易上当,到后来只能哑巴吃黄连,不会去公开举报,因为这是属于揭伤疤和“丢面子”的事。记者调研发现,除了被骗者法律意识、合规意识不强外,此类冒充部委、央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诸多打击难点。例如“做戏做全套”,不仅伪造部委红头文件、央企印章,还通过新闻网站发布辟谣声明,让媒体背书,更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差,以时下热点为由头,杜撰政策信息,以行诈骗之实。

        当前,有关部委和央企各自辟谣,以“单兵作战”为主,应从维护公共部门公信力的高度,对此类犯罪活动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行动,通报曝光相关违法违规案例;探索建立部委、央企等“国字头”单位统一的机构名称权威查询平台,有助于填补“信息差”,让骗子无处遁形。

        (半月谈网 11.9 余贤红 李浩 刘惟真 向定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