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汉字:表意的智慧

    《 文摘报 》( 2023年11月08日   06 版)

        大体上,世界上的文字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有些走向了表音文字,如英文、俄文;有些走向了表意文字,如汉字。

        与表音文字相比,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由此,汉字的形体总是带有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比如“梅”这个字,“木”是表示意义的,“每”用来表示声音。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比如“州”,甲骨文字形表示水中的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人们在“州”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形符“氵”,为表示“水中的陆地”这个意义专门造了一个后起本字“洲”。

        大炮的炮,本来写作“砲”,因为早期炮的使用与石头有关。火药发明后,大炮的形制发生了变化。记录大炮这个意义的汉字,也由“砲”变成了“炮”。

        为了更好地表意,汉字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取象的主要原则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在日常生活中,“手”用得最多,所以汉字中以“手”的形象造的字特别多。甲骨文中的“又”就像一只手。秉字,会意字,从又,从禾,像手里拿着禾苗,这应该是商代社会乃至整个古代社会司空见惯的场景。从二禾,从又,手里拿着两束禾苗,这就是“兼”字。

        今天,在基础教育中,我们特别强调注意“即”和“既”的区别。如果结合古文字字形来看,“即”“既”的辨别会更加清晰。“即”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左边是食器,右边是一个坐着的人,像一个人面对着食器而坐,本义是走近、靠近。成语“若即若离”还保留这一意义。“既”的古文字字形,左边是食器,右边像一人吃完饭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已经吃完饭,泛指动作已经完成。古人用每天都会发生的吃饭场景来表示上述意义,闪现了一种淳朴又大智的中国智慧。

        正因为汉字的这个特点,在传统训诂学中形成了“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对于阅读古书、文言文教学等有积极的意义。

        (《解放日报》10.17 吕志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