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9月16日 星期六

    他们这样传承中华传统技艺

    《 文摘报 》( 2023年09月16日   01 版)

        雕版印刷课上,学生作品展示。

        新学期伊始,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本科生吴沛钰就开始为“集章”忙活了起来。为了集齐8枚极具“中国风”的印章,她需要从走近古籍、拂去尘埃开始,体验法帖传拓、套色印刷、活字印刷等技艺,再通过从纸浆晾晒到彩笺印制、从雕版印刷到手工制作成古书的多重考验……

        在“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的课堂上,这样的挑战随处可见,但有很多学生愿意为之“过五关、斩六将”。由于手工制作器具和场地的限制,每堂课只能容纳20多人,往往是发布网上报名链接的几分钟内,名额就被一抢而空,还有很多师生经常来蹭课。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李丹表示:“我们就想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审美意识,还有工匠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做些宣传推广,同时也能促进学校里文化艺术的繁荣。”

        “文献古籍不是一件没有生命的摆件”

        “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的8堂课都由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和动手实践三个环节组成,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8名教师分别承担讲解任务。为了让学生了解古籍及影印古籍出版情况,他们拿出《四部丛刊》原本,让学生用软毛刷为其除尘;为了带领学生追溯源流,他们从《天工开物》讲起。

        传统造纸为什么要加草木灰,为什么要锤烂,为什么要蒸煮……手工造纸课主讲教师陈婧收到过很多“意外”的提问。为了印证“树皮到底能不能做成一张纸”,陈婧亲自从树皮上取材,经历整整7天的浸泡、24小时的高温蒸煮、反反复复捶打等环节,复原了纸浆的制作过程,“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有点怀疑,但做着做着发现真的可以,而且纸的形状、厚度都可以自由控制,纸面也很光滑,还可以在上面写字、印刷。真的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农耕文明处于一个通信慢、车马慢的时代,但科学技术仍然在不断更新,中国古人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在跨越时空传递着。”在这门课上,南大地球与海洋学院青年教师黄蓓有了新角色——“旁听生”。在法帖传拓课上,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制成拓版,他们将宣纸轻覆拓板之上,打湿宣纸,以拓包垂直捶打,在此起彼伏的捶拓之声中,图案字迹完全显形;在雕版印刷课上,他们用刷子均匀沾墨,拂过固板的每一个角落,留下具有中华文明显著特色的纵横木纹、凹凸文字……

        “短短8节课足以窥见一部中国书籍发展史。”谈起年轻人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丹发现,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从学历史、背诗词、逛博物馆开始的。“但这些方式只是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成品,文献古籍也不是一件没有生命的摆件,透过它们去追根溯源才更加有价值。”

        当文史哲遇上理工科,神奇的印刷术变“活”了

        古籍特藏部曾多次尝试举办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体验活动,想要推动传统技艺融入日常的教学。碍于制作成本,这门体验课很难面向大规模学生的开课,因此迟迟没有开展起来。

        今年年初,古籍特藏部副主任时文甲收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晓亮提供的一个新思路:如果把雕版的刻刀变为激光刀,将激光雕刻技术运用到木刻板上,会不会发现新契机?

        说干就干!时文甲的本职工作是古籍整理,但平时对计算机数字技术很感兴趣,便接过了这项“挑战”。反反复复做实验,就这样,一个半月之后,他的实验成功了。将激光雕刻技术运用到木刻板上,不仅可以制作雕版,甚至还将单块板的雕刻时间由人工雕刻的10天压缩到了3小时,成本由4000元缩减到150元左右。在准备活字印刷课时,他只需要购买小木块,机器仅用一分钟就能刻出一个字,而人工一天才雕刻40个字左右。

        更神奇的是,只要提供图片,就可以用这台机器在木板上雕刻。时文甲做了很多富有创意的雕版:《山海经》里有趣的图案,南京大学的校训、校歌,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涂鸦……“这项技术应用让更多年轻学生有了接触更丰富的雕版内容的可能性。”

        也正是得益于此,“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课程有了大量的手工制作教具。这门课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限制报名学生的专业,甚至特别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李丹说:“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之一,只有吸收不同专业的师生参与到古籍保护工作中,才能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

        青年修复师让古籍的“生命”得以延长

        除了为学生们上课,陈婧还有另一重身份——古籍修复师。穿过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四楼,走到最深处,便是南京大学存放古籍的地方,这里有近40万册古籍。

        这些珍贵古籍由于年代久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就是根据每本古籍的损坏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

        在南京大学流传着一项富有新意的手工纸浆修复技术:把按比例配好的故纸和水一起打成纸浆,再用滴管把纸浆滴在破损处,当水顺着书页底下垫着的竹帘流下去后,纸纤维便会留存下来,补全破损处……这项技术尤其适合被蠹虫蛀蚀的书页,由古籍特藏部的老前辈邱晓刚独创。2016年,手工纸浆修复技术入选了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邱晓刚退休之后,陈婧和张百慧便接过了这项技艺。

        “每一本古籍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在修复师的手上得到生命的延长。”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10年,陈婧早已数不清自己到底修复过多少本古籍,不过从刚开始修复普通古籍,到修复明清时期的善本,陈婧的“使命感”在一点点累积。

        (《中国青年报》9.12 许子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