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城市”是多种流量大规模汇集的城市,凸显为社会流、经济流和信息流高度结合。农业时代,城市依靠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的等级控制,一直控制到社区。有人说“古代皇权不下县”,这个命题的衡量标准是政府组织不下县,实际皇权一直在县以下,比如“里”就是古代的社区,两千年之前就有了。中国人很早之前就习惯于生活在传统的编组网络之内,到今天依然如此,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它就是我们区别于西方城市治理或国家治理基本的单元网络。因为它有个标准,中国传统社会是低流量的社会,它的流动速率非常低。工业社会以后,产生了大量工业城市,是以水力或电力为中心的城市,这时候整个社会流动就加速了。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工厂社区化的居住方式和治理单元,这个时代科层制大发展,包括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张,尤其是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的扩张。
流量城市并非脱离于现实城市,它根植于现实世界,流量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还是要回到现实来解决,依然需要现实的科层体制来解决,流量只是一种虚拟物,只能是一种工具,人不能被绑架。流量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竞逐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流量城市的基础和价值是什么,现在经济结构基础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过去是土地、机器、劳动力和知识,现在流量是不是可以成为流量城市发展的基础?二是流量城市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三是流量城市社会治理状况到底如何?
目前来看,我们的城市仍然在传统机制中运行。但流量城市来了以后,大量流动因素前所未有地冲来,那现有的治理体系是否能和它适配,或服务于我们流量的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好好地架构、思考和研究。
(京报网 9.4 吴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