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8月26日 星期六

    千年诗国的云雀

    《 文摘报 》( 2023年08月26日   05 版)

        殷之光

        老人朗诵完作品,现场不少观众眼眶湿润。当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离开舞台,现场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日前,“永远跟党走”名家朗诵会在河北保定举办,89岁的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又一次登台。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对老人感到陌生,但翻开新中国朗诵事业史,多个“第一”都跟他有关——创建中国第一个以诗歌朗诵为专业的艺术团体;第一个在首都文艺舞台上创办“星期朗诵会”品牌艺术节目;第一个连续10年自掏腰包为老百姓举办朗诵艺术大赛……人们把他比作为“千年诗国的云雀”。

        诵出一个激情世界

        殷之光出生在上海,自幼酷爱文艺,尤喜朗诵,“我这‘南腔’人偏喜欢‘北调’,很小的时候就刻苦学习普通话”。可他的第一份工作,跟文艺和朗诵都挨不上边。殷之光最初是一名刑警,每天的工作就是跟踪、侦查、抓捕、审讯。工作之余,他经常收听孙道临、黄宗英、白杨等艺术家的诗歌朗诵广播,还参加了上海公安业余艺术团。在上海市总工会的支持下,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朗诵艺术团——上海工人业余朗诵团,和20多名团员深入机关、学校甚至走上街头演出。

        1958年,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在全国挑选演员。殷之光被选中,走上了职业朗诵家的道路。1963年,他邀请苏民、朱琳、王晓棠、林兆华等艺术家,共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研究、探讨、发展和实践朗诵艺术为宗旨的“北京话剧电影演员业余朗诵研究小组”,并举办北京市第一个“青年学习朗诵训练班”。那段时间,一辆半旧的自行车是他的“专车”;一个馒头、一碗开水是他的晚餐。有时晚上停电,他就点上蜡烛继续为学员们授课、辅导。没有收入,但他干得津津有味。

        殷之光还学习借鉴中央乐团举办“星期音乐会”的经验,创建了“星期朗诵会”。为举办诗歌朗诵演出,他与中央电影院(现为北京音乐厅)负责人协商,想租场地。听了他的想法,影院经理面露难色:“这票八成卖不出去吧,谁愿意花钱来听大家朗诵大白话?”

        殷之光听罢,当即摘下手表放在桌上,诚恳地说:“票能卖多少我们不计较,观众有多少不要紧。哪怕只卖出一张票,只要他(她)热爱朗诵,我们都会照样演出。关于场租,卖掉我这块手表不够的话,我家里还有台不错的收音机,总之不会让您为难。”经理被感动了,答应试试。

        没想到,演出大获成功,几家电台都进行了转播。人们像潮水般涌向影院,售票口外排起长龙,演出票不到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众多没有买到票的人不愿败兴而去,围着影院外面的电台录音车收听。演出结束,很多观众要求加演。于是,殷之光和同伴们一口气加演13场,场场爆满。“朗诵风潮”随即席卷京城并向其他城市蔓延……

        一片深情颂母亲

        对殷之光而言,朗诵不仅仅是把文字转化成声音的创作,也是对生活和梦想的讴歌。为此,他花费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家的门铃响的次数,比别人家的次数多很多,“殷老师,我们楼里的管道煤气何时能通?”“老殷,咱们院里的自行车棚何时能盖?”

        有人问他,“老殷啊,你老兄不就是个演员吗?干嘛管这么多事?”殷之光戏谑地说,“要不就有人说我是傻干事呢!”转而他又严肃起来,“人民选我出来,不为人民办事,还算什么政协委员嘛!”

        对生身母亲,殷之光也有着孝子的深厚情义。在河南劳动锻炼的1800多个日日夜夜,他没有一天不牵挂着远方孤身生活的老母亲,常在睡梦中呼喊“妈妈”把同室人惊醒。当他听到老母亲脖子上生瘤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北京,陪着母亲到处寻治,而结果却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诊断决定“癌症后期”!他强作欢颜,恐怕母亲知道,夜里却蒙上被子无声的哭泣。细心的老母亲觉察到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心中叹息,“留下个独身儿子可怎么办……”老人家开始忙碌起来,把儿子的衣服、被褥,该拆洗的拆洗,该缝补的缝补;儿子所有的衬衣都一件件的缀齐纽扣,一针一针地缝补好磨破的衣领、袖口,也缝进了慈母的无限深情……

        1983年3月31日下午,殷之光主持完《为了昨天》诗歌朗诵会赶到家,老母亲已奄奄一息,当她吃力地睁开眼看了儿子最后一眼,便走完了92年的人生之路,带着对儿子的牵挂长眠了。殷之光后来到贵阳演出,听到一位演员唱《故乡的云》时失声痛哭,把同台演出的李谷一吓了一跳。殷之光说:“我过去到外地演出多少天,就为妈妈数出多少根火柴,过一天,妈妈就拿出一根。当火柴棒快拿完的时候,她就站在窗外眼巴巴地望着,在众多的行人中,寻找儿子的那张脸。现在听到这歌声,又仿佛听到母亲在唤我,渴望着我这个到处奔波的儿子归来。”

        尽赤子的拳拳之心

        相较于“朗诵家”,殷之光更愿以“朗诵者”自称。“艺术家、大师太多了,我就不凑热闹了。”殷之光常对身边人说,“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有对职业的热爱;其次要有梦想,绝不能为名利动摇”。

        为了筹建朗诵艺术团,殷之光毅然放弃令人羡慕的“铁饭碗”。1983年4月23日,中国第一个以诗歌朗诵为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北京朗诵艺术团宣布成立,殷之光挑起了团长的重担。回忆起建团之初的窘境,他笑着说,“捡废品和砍价的功夫就是那时练出来的,最初是从别的单位借了三间平房,门窗桌椅都得自己想辙,能修的修,能捡的捡。鼓是从批发市场跟摊主砍价‘砍’来的,鼓架子是找人焊的,漆是自己刷的。”那会儿,他经常到外地学校演出,“睡觉就在学校拼几张课桌解决,吃饭有馒头和水就行”。

        一开口朗读,就是生命的绽放。在殷之光身上,每一句朗诵的背后都是激情、热情和滚烫的真心,有人曾这样形容他:“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惊涛拍岸。喷发的激情,如振翅的海燕,直插云天!”

        如今,虽然步履略显蹒跚,但殷之光思维依然敏捷,说话中气十足,采访结束时,他动情地说:“将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会请求大夫批准我站在舞台上为老百姓朗诵最后一次。如果我倒在了舞台上,那就是我为自己竖立的一块纪念碑。”

        (综合《光明日报》2023.8.16 余玮 《北京日报》1993.6.6 何玉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