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8月26日 星期六

    长文字表达与深度思考

    《 文摘报 》( 2023年08月26日   03 版)

        ■曹林

        感慨于某个时事,友人在朋友圈敲了很长一段文字,从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我跟他交流想法时,他突然来了一句:这真的不是ChatGPT写的,是我的想法,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何出此言?原来有好几个朋友问他,这么长一段文字,是不是ChatGPT生成的,他于是有此解释。

        很有意味的“误解”!这种场景绝非个案,自从ChatGPT流行后,看到一段稍长一点的文字,总会嘀咕一下,是不是ChatGPT写的?倒不是文字很ChatGPT化,而是“长文字”在人们的日常社交语境中非常少,人们的表达和交流很少会用到大段文字,表情包、流行语、短视频、梗、语音、短信、微信、微博,这些媒介装置已经接管了人们的表达。人们似乎把文字当成某种麻烦,“人性化”的技术,竭力解放着人们“敲字表达”之劳苦,将人们视为“麻烦”的文字使用压缩到了最低限度。

        微信、微博、小红书、快手、短信……可以看到,流行的媒介平台都是以微、小、快、短作为标签去吸引用户的,无论是“微”,还是“短”,针对的都是文字,最小限度地使用文字,短小精微到可以表意即可。人们的文字书写日常,已经被微小快短的碎片化表达所占据。回想一下,你每天的日常文字表达,有多少能超过140字?又有多少能超过200字?碎片化的表达中,有多少可以整合成完整的意思,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写500字、1000字的能力?

        当人们的表达被即兴、碎片、社交化的短文字所“统治”时,难得有人文字写得长一点,严肃思考一下,就被怀疑是ChatGPT所生成了。这是人们失去深度思考、长文字表达的一种时代症候。

        我一直鼓励学生们戒除对社交媒介短文字表达的依赖,养成用长文字写作的习惯,逼着我们在别人愤怒、感动、不平、焦虑却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一会儿,在长文字中训练批判性思维。

        (《羊城晚报》8.2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