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一种现象令不少父母感到头疼: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追求,也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甚至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也越来越少,父母和老师穷尽各种办法也无法激发起孩子的积极性和力量感。这种症状往往被称为“空心病”。有研究表明,“空心病”往往源自人们内在价值感的缺失。价值感缺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的模糊不清,产生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导致行动力弱,既选择自我逃避与封闭又高度依赖他人。
一直以来,“空心病”的现象多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和中青年阶段,但是当前却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倾向。结合大量案例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与价值观教育缺失、学业压力与教育焦虑、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家庭教育相关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是价值引导与激发不足。有些父母忽略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但家庭恰恰是孩子价值观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期,成长方向感不明,看待事物的底层逻辑错位,由此也阻碍是非观和责任感、使命感的有效形成。
二是教育焦虑带来较大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由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位居前列,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等。教育焦虑一方面来自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与无助,另一方面来自父母的焦虑和高期望。有的父母在“剧场效应”影响下,容易盲目攀比或被内卷裹挟,使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被忽略,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内在的动力,或在多重压力中耗尽自己的心灵力量。
三是心理需求长期被忽视,“习得性无助”心理根深蒂固。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心成长最快也是情绪变化最大的阶段,一些父母却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不仅不关注孩子内在动力的激发,还容易用成人思维来要求和控制孩子,或者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孩子在心里可能已经发出了无数次呐喊,行动上付出了无数次努力,但发现父母没有觉察,生活没有改变,学业压力没有减少,孩子慢慢体验到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光亮,于是选择逃避现实或放弃心灵对话,也放弃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变成“空心病”患者。
(《中国教育报》6.12 左红梅 李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