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女士最近心情特别好,因为上初中的女儿很少跟她“针尖对麦芒”地说话了。胡女士说:“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脾气急躁的妈妈。比如,我以前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光看手机,会马上严肃地提醒她‘你都看多长时间手机了?知道什么最重要吗?要是写不完作业,今天就别睡觉了!’听到我这么说,孩子总会跟我顶嘴或者干脆躲到屋里不理我。现在我会说‘你也许是因为太累了才想看手机休息休息的,对吧?咱们约定看十几分钟,然后你去复习今天的功课,可以吗?’我发现,同样的意思,不过是变换了几个词语,把‘不能’‘不可以’这样命令式的词语变成‘也许’‘可能’等建议式的词语,一下子拉近了亲子关系,减少了不少争执。”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尹航老师说,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不会喜欢被家长天天指责和命令,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此时,家长应该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其中就包括与孩子说话的方式。
尹航老师说,家长调整说话方式,不仅是态度、语气上的改变,说话的内容也要体现出跟孩子的“共情”,要接纳孩子的成长变化、理解孩子的感受。家长转变说话方式,并不意味着纵容、迁就和哄着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平等沟通。另外,家长在亲子沟通中也要保持一定的权威,建议家长用好“二八法则”,在80%的事情上,要给孩子自由选择权,在剩下的20%的原则性问题、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家长不能退让,要跟孩子表明底线和严格标准。家长只有宽严相济,才能既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又维护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今晚网 4.30 贾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