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一批俄罗斯文学家不但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而且对中国读者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生活中,这些文学巨匠都有鲜明的个性与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酒与美食,他们的爱好同样独特。
普希金(1799-1837)是人们熟悉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年轻时喜爱香槟酒。他曾用青春的笔触赞美说,水晶杯中的香槟酒澄澈如清亮的小溪,象征着友谊之水涓涓流淌。后来,他爱上了法国西南部波尔多葡萄酒庄的“克里克寡妇”和“莫伊特”等红葡萄酒。他又为红葡萄酒吟诗作赋,赞美酒精慰藉心灵,使他遗忘了爱情的痛苦和诗歌的火焰。
普希金人过中年之后开始旗帜鲜明地反对酗酒。比如,他在一首诗中就嘱咐年轻人少喝为佳,因为酗酒终将使人不能“睿智地表达思想”。实际上,普希金直到生命终结都爱酒。据他夫人娜塔莉亚回忆录中记载,普希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家中平均每周消费四瓶红酒。
普希金的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所描述的法式午餐令人垂涎,但普希金更喜欢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父母、外省地主拉林家的饭食——咸馅饼、烤面包、俄式传统小菜和汤。俄罗斯皇后的侍女斯米尔诺娃说,普希金喜欢吃油煎薄饼,他竟然一口气吃掉三十多张。
俄罗斯短篇小说和戏剧大师契诃夫最喜欢的一道菜是酸奶油鲫鱼。他不仅吃得开心,还将这道菜写进了他的短篇小说《塞壬》,其主人公就酷爱酸奶油鲫鱼。契诃夫对这道菜的制作也颇有研究:若想去掉鲫鱼身上的水草味儿,保持肉质鲜嫩,就得趁它活着时放在牛奶里泡几天几夜。契诃夫的早餐是红茶和煮鸡蛋,还有火腿和猪肥膘。午餐吃的是鹅汤,他形容说“其色浑浊,如肥胖老妪的洗澡水”。配菜是泡菜、炸鸡、牛奶粥和酸牛奶。契诃夫不喝伏特加,但他午餐后定要喝一杯咖啡。
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甜食方面的要求,比娶老婆还挑剔。陀思妥耶夫斯基爱吃一家甜食店的果酱馅饼,他就指定太太买这家的,换一家都不行。有一次,他让太太带着他去这家店里买馅饼,可已经卖光了,他就带着太太在街上找了一晚上。
俄罗斯文学巨人托尔斯泰最爱甜食。他喝茶时,必定要有果酱相伴。他最喜欢的果酱是用杏子、李子、桃子、苹果和樱桃酿制的,这些水果产自亚斯纳亚·波良纳的暖棚。1867年,亚斯纳亚·波良纳的暖棚不慎失火,托尔斯泰伤心至极,他说在大火中闻到了桃子酱的味道。托尔斯泰对美食颇为矛盾,他喜欢美食,吃起来不加克制,他认为是贪欲作祟,经常自责。他尝试推迟吃饭时间或尽量少吃,但这又让他感到体力不支,影响生活和写作。托尔斯泰五十岁开始信奉素食主义,但并不排斥鸡蛋和乳制品,餐后,热咖啡照例不可或缺。
(《北京晚报》4.4 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