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保险箱里的神秘往事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29日   05 版)

      在20世纪上半叶兵荒马乱的年代,去银行租个保险箱存放“黄白绿”(黄金、银元、美钞)以及字画、契约等贵重物品,确乎成为很多海上闻人的首选。屈指数来,银行投入巨资建造保险箱库房,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开办保险箱业务年代较早的当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初期设施比较简单,仅设木质保险箱140余只。1931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大楼落成,“鸟枪换炮”装置了巨大的保险箱库房,保险箱一下子扩容到6300只,第二年全部租出,供不应求。

      当年,申城不少银行的保险箱业务理念领先,特色鲜明,在客户中享有盛誉:位于上海中心地标国际饭店地下的保险箱库房,系四行储蓄会(由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四家银行组成)建造,号称东亚“最坚固、最华丽、最完备”的金库,因其地处黄金地段而受到客户青睐;外滩滇池路的“远东第一金库”,有三个篮球场大小,设有不同规格的保险箱超过一万只,库门厚重达38吨,结构极其精密,电焊切割无法破入,火焚水淹安然无恙,可谓“固若金汤”……至1949年,上海共有保险箱库36处,保险箱46000余只。

      小小保险箱,深邃而隐秘,冷峻又威风,收揽了往事,掩藏了风云,有待记忆之匙逐一开启。

      1955年,位于汉口路的原“北四行”之一的中南银行,已变为公私合营银行,由于地下金库另作他用,便在当时的报纸上连续刊登启事,又发出专函通知保险箱租户,催请租户限期前来退租,逾期将由上海市第一公证处到场例行公证协同破箱。

      银行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其中编号286、姓名“陈仲香”的租户,自1939年5月1日到期已逾期欠租16年,未办理任何手续。经请示主管部门后破箱查验,发现保险箱内存有一捆何香凝的私人信函、文件、稿件,以及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12张照片,还有银元155枚及少量双毫银角。同年8月下旬,经与北京华侨事务委员会联系,银行致函何香凝本人询问核对情况。

      很快,何香凝发来了回信:“我确以陈仲香名义开用保险箱一个,但至今年月已久,保险箱号码凭证及图章等物,亦于战乱一应散失无遗,是以长时期来未能办理认领手续。现经贵行查明清理,得以收回文件、照片等纪念物品,以为喜慰,关于所欠各项手续费及租金自应悉数清缴,该款请将原存保险箱内的银元及双毫兑换为人民币缴纳,余款文件照片等物,即委托贵行转托便人妥为带回北京,是所至幸。”那一年,何香凝已是77岁的老人了。

      按照茅盾的构想,《子夜》原本准备写成三部曲:《棉纱》《证券》和《标金》。那段时间,他疾病缠身,眼疾、胃病、神经衰弱一并袭来,医嘱少用眼多休息。闲来无事,茅盾常去表叔的会馆跟同乡故旧聊天,其中有银行家、商人、公务员,也有在证券交易所里做投资的朋友。

      在“左联”领导人瞿秋白的鼓励下,1931年10月,茅盾开始动笔创作,他边写若干章节,边将手稿交给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连载刊登。天有不测风云。翌年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经不住日寇的狂轰滥炸,商务印书馆毁于一旦,《子夜》手稿也随之化为灰烬。

      不幸中的万幸是,茅盾曾嘱夫人孔德沚抄写了副本,送到商务印书馆的是副本,他自己用钢笔书写的字迹端庄俊秀的原稿,安然存放在家中的书柜,躲过了炮火的袭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茅盾夫妇匆忙告别“孤岛”上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战时生活。离沪之际,茅盾把《子夜》手稿委托给在上海交通银行供职的二叔沈仲襄保管。沈仲襄是茅盾父亲沈伯番的胞弟,他深知手稿的重要价值,赶紧将手稿珍藏在自己工作的交通银行保险箱里,从而使这部被瞿秋白预言“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的经典手稿免遭厄运。

      (《解放日报》3.16 黄沂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