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25日 星期六

    猫狗的超能力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25日   07 版)

        ■[美]杰弗里·马森

        人世间总是流传着关于猫狗的传奇,比如猫有九条命、猫能感知到死亡,或是狗能比任何医生或任何机器都更准确地嗅出癌症……

        一只年仅2岁的猫咪,名叫奥斯卡,幼时即被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斯蒂尔屋看护和康复中心所收养,这里护理的都是精神疾病患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轰动全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有一项奇怪的本领,它会溜进某间病房,窝在病人脑袋边,一边发出呼噜声一边等待着。等什么呢?等待死亡,过不了几个小时一定会到来的死亡。奥斯卡每天会到各个病房去,但只会待在即将离世之人的病房里。

        奥斯卡怎么知道的?啊,人人都想知道答案。截至2007年,奥斯卡“主持了”康复中心超过25人的“死亡仪式”。到2010年时,该数据到了50人;而到2015年时,则成了100人!毫无例外,每次都准确。为什么那只“该死的猫”总是对的?

        康复中心共有6只猫,奥斯卡只是其中之一,但另外5只猫都没有这种特异功能,或许我们能称之为替死神报信的能力。

        这个机构对宠物十分友好。奥斯卡生活(或者说“掌管”)的地方有41张床,住在这里的人都是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或其他疾病的晚期患者。那里的护士说这只猫一点都不友好,若是有人想去摸它,它就会冲着人家吼叫,而且它通常是一副冷漠的样子。

        医生们第一次注意到奥斯卡时,它才6个月大,但已开始了自己的“使命”。当它第25次坐在那里等待死亡来临时,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可以给病人家属打电话了。虽然奥斯卡看上去不过是在打盹儿,但工作人员还是会给家属打电话,因为那只“该死的猫”总是对的。    

        作为一个喜欢猫,但对人(甚至包括医生在内)能否预测死亡持怀疑态度的人,我看到这个故事时不免陷入了有趣的两难境地。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表示相信,如果猫拥有神秘力量是个不错的主意。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这是令人非常兴奋的一件事,至少可以说是奇怪的。如果最顶尖的医生和最精确的计算机,都说不好某人会在某个晚上死去,凭什么一只猫可以呢?

        如果一只猫可以,为什么不是所有猫都可以?或者,如果所有猫都可以,为什么它们不说?是不是我们应该对猫更好、更尊重?

        如果我们知道猫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那又怎么样?我们怎样才能说服它们让我们知道,或者,怎样才能说服它们不让我们知道?我现在要赶紧冲出去找一只猫吗?还是替我那只静静地睡着的猫咪打开门?

        虽然我一直带了点开玩笑的意思,但这个故事确实引发了一些非常严肃而有趣的问题。

        如前所述,狗能比任何医生或任何机器都更准确地嗅出癌症。癌症是一种疾病,而奥斯卡嗅出来的,是死亡吗?它是嗅到某种物理性的东西吗?还是说它就是“知道”结局快到了呢?一旦有所发现时,除了躺在旁边睡觉以外,这对它还有什么别的影响吗?很难说。很多人会说它不在乎。但很多人认为猫对死亡漠不关心的想法也很可能是错的。奥斯卡和它的猫咪伙伴们知道一些“人类无法理解”的东西。

        是的,奥斯卡可能对死亡有所了解。但如果说它是在试图安慰垂死之人,会不会有点言过其实呢?不一定。猫与人类健康的关联程度有多大呢?医学上认为猫的呼噜声有镇静作用并能增加人的幸福感。我们对此不会有太多争议。

        密苏里州堪萨斯大学兽医学院猫科遗传学和比较医学实验室的首席调查员莱斯利·莱昂斯指出:“猫的呼噜声可以降低压力,轻抚一只‘呼噜’叫的猫有镇静作用,能缓解人和猫的呼吸困难症的症状,还能降低血压和患心脏病的风险。养猫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不养猫的人低40%。”    

        假如我们说猫愿意拯救人的生命,那又如何呢?哦?它们会吗?有什么证据吗?的确,有很多故事讲到过,当房子着火时,屋里的猫怎样想办法叫醒睡着的主人,即便有个猫洞可以让它们出去,它们也不走。

        但是,对于帮助人类,猫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恐怕做不到狗那么多。我们有导盲犬,却没有导盲猫。而且我必须相信,猫绝不会领着自己的人类朋友摸黑走下楼梯,而在9·11事件中,两只导盲犬做得很好:罗塞尔领着迈克尔·辛森从78楼走下来,塞尔提领着奥马尔·里维拉从71楼走下来。    

        我们还不清楚狗或猫是否知道人类死亡的信息,或者说,是否知道人终究难免一死。我们也不清楚它们是否知道它们自己也会死去。这并不意味着,当死亡即将来临时,它们不会害怕死亡。只不过,它们很可能不会花时间去提前考虑死亡问题。而我会这样做。

        我突然意识到,我有责任提醒读者,我因为写作要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这方面的专家,而事实上只能代表我的观点。这就好比有人说,女人比男人更有可能冲进着火的房子里去救人,或者说,人在危机时刻都顾不上别人,他们只在乎自己。你肯定会提出反对意见:“等等,如此以偏概全实在太过荒谬。”你说得对。只是因为你没有目睹,便认为没有这样的事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些溺水陷入火海里或者身陷其他危险的陌生人,而有的人不会。

        我们不能了解所有人,无论多么博学,我们的所知还非常有限。而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待问题时,会发现我们在50年前所坚信的观点已不再真实。例如,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一长串人类特有的能力:使用工具、传播文化、使用语言、拥有复杂的情感、能移情、会欺骗、懂得欣赏艺术,等等。所以当我说猫不会做这个或狗不会做那个时,我其实是从一个非常有限的角度来看的。别把我的话当回事,也别当作准确的科学,只要当作一种引人入胜的讨论就好。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充分意识到了,每一只猫和狗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就像每一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一样。就像今天早上的事。一个女人带着她9岁的儿子一起来看我的妻子,他们还带着一只才13周大的小狗。他们把小狗装在一个手提箱里,但我十分肯定,只要把它放出来,它就会跑过来舔我的手、疯狂地摇尾巴、冲我和在场的每一个人露出十分激动的表情。

        有些孩子可能也会这样,但大多数不会。我不敢说所有13周大的小狗都会表现很开心的样子,以彻底赢得我们的喜爱。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它们将会成长为截然不同的狗;但作为小狗,它们都享受着不可抗拒的快乐生活。年龄较大的狗也有这样的,但就我有限的经验而言,没有哪种动物比一只小奶狗更会享受生活。

        (《再见了,我的崽崽》 金城出版社2023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