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在上海,我与食物的距离大多是依靠人机交互拉近的。甚至,在买菜应用的备注栏,我常常填着:“放家门口即可,谢谢。”我害怕门铃响起后与骑手小哥的正面交锋。
在骑手送来的蔬菜中,常常有微小的瑕疵,比如南瓜屁股、大小极不均匀的西红柿以及表皮带着微小伤痕的黄瓜,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厨艺与这些瑕疵究竟哪一点才是烹制菜品的最终败笔。
在故乡,买菜是父亲的任务。他无法接受人机交互的买菜形式,相反,他的买菜极具古典主义的仪式感。
夏季清晨,天色微明,阵阵凉意扑面。他甩开粗壮的胳臂,拎着大竹篮大步出门,到菜场去。父亲极其执着于本地生长的蔬菜,从不相信菜贩,流连于拎着篮筐的老人之间。凭借青少年的务农经验,他坚信这些老人卖的菜来自于自家菜园,因为这些菜数量少、个头小、外表丑。而一旦确定它产自小作坊的自家菜园,菜品仿佛就有了保证。
偶尔,我跟在他身后。他在菜场转一圈又一圈,询问不同蔬菜的价格,拿起,凑近端详,又放下。不到走出菜场的那刻,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想买什么。也许他问了多次豇豆,最后买来的是西红柿。那种红中泛青、凹凸不平、看上去发育极其不良的西红柿。他坚信它来自距离城市不远的菜园,是没有经过农药洗礼的天然农产品。而对于水产品,父亲执着于“野生”。他经常标榜自己眼光毒辣,但在面对我的提问时,却从未说清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形态差异……
如果哪天家中请客或者我刚刚回家,父亲的菜场之旅将长达半天。清晨,他拎着竹篮从家中出发,到第一个菜场,买完回家卸货,又拎着竹篮重新出发,到第二个菜场,一般出门三次才恋恋不舍地结束这段旅程。待他回家时,太阳已上中天。
到了午饭时间,他会细细讲述早上的买菜路线,如何与小贩闲谈砍价,隆重介绍这是城南菜场的菜,中心菜场的鱼,东门菜场的肉……四面八方的食材装在大竹篮中,跨越城市,汇聚一桌。我的味蕾早已无法判断它们是否优秀,因为父亲早已在精神上说服了我——它们百里挑一、堪称绝味。
在上海暂住,父亲常常无法尽兴。我曾住在一条十分便利的街道,短短一百米,早餐店、水果店、菜店、肉店、水产店每种必超过三家,但就是没有他钟爱的自家园子的老人,没有售卖野生鱼虾的小贩,也没有菜场的紧凑与热闹。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坚持考察完一条街的所有店铺,与所有店主一一切磋后,大袋小袋地拎回“战利品”。此时,他缺少一样顺手的工具——那只巨大的竹篮。
大概因为家乡有着太多挑剔而传统的父亲,叮咚买菜于去年正式退出了家乡市场。奇怪的是,回到故乡,曾经连骑手都不愿意见的我却愿意走进菜场,看看那拥挤的人、磅秤上的菜、水缸里的鱼虾,世间最普通的烟火气令我心情开阔起来。
人与人需要见面,不如试试放下手机,到菜场去。
(《新民晚报》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