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北溪”是如何被炸毁的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08日   03 版)

      2022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P8侦察机飞临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上空,投下了带有信号装置的声呐浮标。浮标发出低频信号穿透海水,启动了波罗的海深处C4烈性炸药上的8个定时器,它们被绑定在“北溪”天然气管道上。震动世界的爆炸发生了。

      西摩·赫什确认,美国是“北溪”被炸的主谋。

      西摩·赫什是美国新闻界传奇人物,曾获美最高新闻奖。西摩·赫什认为,早在2021年底,美国政府就开始制定炸毁“北溪”的计划,目的是切断俄罗斯与欧洲的联系。

      欧洲东西部关系,二战后经历了长时间“冰河时期”。1969年维利·勃兰特当选联邦德国总理后,实施以“融冰”为导向的“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1970年“华沙之跪”更在震惊世界之余赢得了整个欧洲信任,次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的欧洲合作理念一直影响到默克尔,利用东欧能源推动西欧经济发展是核心内容之一,“北溪”是这种理念的最好样本。

      很显然,欧洲合作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西摩·赫什认为,华盛顿和反俄的北约伙伴,一开始就将“北溪”视作对他们主导欧洲事务的威胁。“北溪”1号、2号各有两条管道,单单2号就能提供德国所需天然气的50%,德方还能将天然气分销到欧洲其它国家,间接输出和扩大了俄罗斯的影响力。

      2021年底,拜登授权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组建跨部门小组,就此制定详细计划,成员来自美军参联会、中央情报局、财政部等。最后确定,由美国海军的深海潜水员,潜入波罗的海海底放置炸弹炸毁管道。

      波罗的海最深处超过400米,“北溪”管道横穿波罗的海途中,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有一段2公里左右的管道海床较浅,对于深海潜水员来说,这是一个合适的操作地点。

      为了掩护秘密行动,当年6月美军第六舰队主导的“波罗的海22”军事演习中,悄悄增加了一个科目: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进行埋设水雷和发现并销毁水雷演习。在这个新科目掩护下,将在那里的“北溪”管道上放置C4烈性炸药,48小时后爆炸。

      计划上报到华盛顿后,高层提出了意见:两天后就爆炸,还是脱不了干系啊!能否设置成接到信号后再爆炸的模式?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洋,航运繁忙,影响信号接收的因素很多,需要足够强劲信号源来排除其它脉冲信号。最终,选定了一种独特的很像长笛或钢琴的低频声音,作为激活信号源。

      2022年9月26日,第六舰队演习结束3个月后,挪威海军的P8侦察机来了。声呐浮标激活了定时装置,几小时后C4炸药在管道上爆炸,炸毁了4条管道中的3条。西摩·赫什认为,由于在海底放置时间过长,4条管道上绑定的8个定时器,有2个没有被激活爆炸。

      美国政府否认了西摩·赫什的报道。但多个国家都认为,“美方应当向世界作出负责任的交代”。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是挪威人,曾经两度担任过挪威首相。

      (《新民周刊》2.23 朱国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