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2月15日 星期三

    小村摄影展

    《 文摘报 》( 2023年02月15日   08 版)

        村里的孩子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这个春节,摄影师苏赛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重新认识了苏庄村。那是一场由父亲苏红诗、大伯苏新诗和叔叔苏唐诗举办的小村摄影展,地点就在苏赛家的门口。

        这不是一场精致的展览:100张印在泡沫板上的照片紧挨着黄土树桩,闲置的建筑钢材担任支架,横幅撕开变成挂绳,连照片上的挂钩都是手工粘上去的塑料制品,显得有些粗糙。

        苏赛从未想过,这个仅准备一周时间的摄影展竟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摄影展相继登上央视新闻、中国之声……

        开 幕

        小男孩在照片中发现一个中年男性:“是俺爷!”

        从上海到苏庄村,要先坐高铁到商丘市,再开车30多公里回村。这座豫东大地上的小村子所在的虞城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苏赛记忆中,从市区开往村子的路上,看到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整个村庄连一栋楼都没有,全是低矮的土房。

        现在还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村短暂待几天。

        就在这样一个小村里,举办起一场摄影展。百余张照片悬挂在细绳上,背后是黄土和石灰墙,远方是刚刚露头的小麦。

        大年初一是展览开幕第一天。长久不回家的苏赛惊讶于小村的热情。一大早,村民们祭完祖、拜完年,纷纷出来看起了照片。每张照片前都围了不少人,现场人头攒动,很是热闹。

        一个小男孩好奇某张照片中的祖坟,问身边的爷爷“这底下埋的是谁?”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的老祖(先)”;

        另一个小男孩在照片中发现一个中年男性,大声说了句“这是俺爷!”语气极为惊叹;

        一位母亲领着儿子回村过年,她指了指一张照片中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小男孩,对儿子说,“看到没,这是你爹小时候,和你现在一样大”。

        尺寸最大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有3米高。

        那是2017年的大年初一,小叔苏唐诗拍下了第一张苏庄村村民的大合照。“当时有一百多人,村子80%的人都在场。”

        村里没有合适的场地,他们临时决定站在一个深坑里。为了让更多的人出现在照片里,村里的青壮年拿起铁锹,挖出一层层台阶。苏唐诗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张“大合照”。这张合照也出现在“小村摄影展”上。

        最久远的那张拍摄于1988年。那是三兄弟离开苏庄村搬去县城居住之前,由苏赛的大伯苏新诗所拍。当时没有数码相机,是用胶片机拍的。

        照片中,父亲苏雨才站在自家的祖宅前,与前来送别的乡亲们合影留念。照片中的10个人,如今已故去8位。

        那晚,苏赛发了个朋友圈:“有些照片中的小孩已长成大人,他带着他的孩子来看他小时候;有些照片中的老人已成为照片,后辈们带着再后辈们来讲他们的故事。”

        追 溯

        记录小村生活,这是苏家三兄弟自1988年起,坚持35年的传统。

        展览上的照片来自苏赛的父亲苏红诗、叔叔苏唐诗和大伯苏新诗。三兄弟从1988年搬离苏庄村至今,每年春节都会带着相机拍摄村落日常。设备从胶片机到数码相机,一拍就是35年。

        最初拍的照片大多是苏家亲属,场景是年夜饭、祭祖,后来在村口晒太阳抽烟的村民也被摄入镜头。那时的相机使用胶片,大伯苏唐诗自学了胶片显影。2000年数码相机普及,更多的照片被存留下来。35年间,他们一共留存近万张照片。

        苏唐诗决定在2023年的春节,举办一场摄影展。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其他两位兄弟的呼应,年前的一周,苏家三兄弟翻出电脑、硬盘分头寻找。

        要在一万张中挑选出一百张,万分之一的概率,到底怎么选?“最重要的是人,技术是次要的”,于是在入选的照片中,尽可能多出现村民;为了记录变化,村落的日常照也被选中……

        准备的时间是仓促的。“从打印到布置,前后不超过一周。”苏唐诗说。    

        照片有了,还差标语。苏红诗琢磨出两句“你的乡愁,都在父老的心头”“苏家亲人,我在村口,你在哪里”,苏新诗挥墨在红纸上写下,贴在村里的石灰墙上。

        年三十那天,百余张打印出来的照片满满当当地铺在苏家大院内的空地上,三兄弟安排着照片悬挂的前后顺序。    

        闻讯的村民赶来搭手帮忙。大家在主干道两边挖个洞,插上桩子,再把红绳绑在桩子上。没有装裱的照片无法悬挂,就在背后粘上透明挂钩。还没全部挂完,已有不少村民提前逛起了展览。

        展览开放在大年初一。随后的一周,每天照片前都围着人,大家来回路过时总会多瞥两眼。

        乡 土

        “四代全家福,38口人,站了满满一院子”。苏庄村有四五十户人家,约230人。村中多数人姓苏,血缘关系让村民们连接得更加紧密。

        苏庄村里,大年初一头一顿的饺子吃得颇有“仪式感”:女人端着一盘饺子,摆起架势,准备往锅里推,从厨房到门外,过道上站满了小孩,他们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传话。

        “点炮的准备好了没有?”女人一发问,小孩就开始一个个传话。“准备好了,下饺子的准备好了没有?”男人的回答又被小孩传了回去。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鞭炮炸响的时候,饺子能同步下到锅里,时间上尽可能做到严丝合缝。

        从小到大,即使已经结婚生子,苏赛一直都是“传话的小孩”,作为苏家最大的孙女,今年是她第一次接过父辈的照相机,承接下为苏庄村拍照的传统。

        大年初一,苏赛来到村民苏诗华的家,为祖孙四代拍摄全家福。当她踏进苏诗华家门,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傻眼:年纪最大的老太太已有一百多岁,戴着红帽子,老太太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也有各自的家庭,“38口人,站了满满一院子”。

        人数太多,苏赛扯着嗓子指挥,“老爷们统一往后站,抱着孩子的女人往前坐,小孩儿蹲在最前面。”小板凳也要放两排,一排立着,一排放倒,“就像拍毕业合影一样”。

        “一直都是我们拍,年纪也不小了,接下来孩子也能接棒了。”父亲苏红诗对这张合影也赞不绝口。

        (《解放日报》2.6牛益彤 朱雅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