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一个中国家庭的年货记忆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21日   01 版)

        刘宇佳每看一次《阿甘正传》,她的思绪就会飘回八岁。

        她清楚地记得那是个小年儿,她和爸妈刚刚去集市买了年货。在离家门口几十米的地方,看到了舅舅。舅舅烫了新发型,穿着皮夹克和牛仔裤。她还记得舅舅拿着的那个硕大、扁平的食物递给她的样子。那是一块来自俄罗斯的巧克力,刘宇佳急忙撕开包装啃了一大口。

        半块巧克力

        刘宇佳出生在1992年,在她的印象里,童年里的每个除夕,她都跑去和街坊家的男孩子们一起放“窜天猴”,等年夜饭结束,给长辈磕几个头,能换回来不少红包。

        在这些固定的活动之外,孩子之间还有个保留项目:换零食。刘宇佳从棉袄口袋里掏出的大多是瓜子、花生、爆米花,谁要是能掏出几个“麦丽素”,能把小朋友激动得够呛。

        在她记忆中的年代,好吃的零食并不常见。毕竟,各家各户的生活条件相差无多,储备的年货也几近相同。刘宇佳6岁那年,她的父亲到省会出差,过年回家时,带回了些新鲜玩意儿:一些没见过的来自新疆的坚果,还有一个神秘的黑色塑料袋。爸爸打开袋子,四四方方像个小口袋的是酒心巧克力,金色外皮,闪着亮光的是金币巧克力。刘宇佳沉浸在巨大的幸福里,那一年,她觉得自己是孩子们眼中“最耀眼”的明星。

        从那以后,巧克力也成了刘宇佳的“本命食物”。直到现在,她出入咖啡厅或者甜品店,总是偏好这一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类新奇的产品涌入国内。不只是巧克力,丹麦曲奇、瑞士糖等一系列洋味年货,也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在这些食物的变迁之中,刘宇佳无意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年货”正发生着的变迁。

        南北风味年夜饭

        刘宇佳的家庭成员籍贯有些复杂。爷爷祖籍山东,是“闯关东”的后代。爷爷与奶奶在浙江当兵时结识,复员以后,两个人共同回到了东北,承包了一些土地务农,生儿育女。

        尽管已经入乡随俗很久了,但二老还是常常惦记着家乡味。一进腊月,父亲就开始给南方的亲戚打电话,托人帮忙从金华寄送一条火腿。每年过年时,奶奶都会用火腿吊汤,放入排骨、冬笋、青笋、百叶结,做一锅有些奢侈的“腌笃鲜”

        身在南方做生意的二叔也从不闲着,买完的鲜虾、螃蟹,被他装进泡沫盒里,事先在冰柜里冻好的矿泉水瓶则充当着冰袋。一上绿皮火车,他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座位,而是给这个装满年货的箱子找个凉快地儿。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能给母亲带来一顿合口味的饭菜,一切就都值了。

        早些年,家里的年夜饭都由奶奶操办。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桌上总是能拼凑出兼具南北风味的菜肴。水煮虾、清蒸蟹、丝瓜火腿,是奶奶的心头好,爷爷则喜欢把子肉、烧鱼这些带着北方烙印的餐品。

        这些年,年事渐高的奶奶不再主导年夜饭的烹制,刘宇佳的父母承担起了这一重任。让他们比较安心的是,随着物流的发展和保鲜方式的完善,许多年货都能够完好地从产地抵达他们的家中,家里仍旧能保持着过去年夜饭的规格,菜品的丰富度甚至还变得比原来更高。

        年夜饭既是亲人间的团聚,也是一次年货的融汇和集合。餐桌上的南与北,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

        从“买不到”到“有的是”

        现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已经结婚生子的刘宇佳手上。

        在她的印象里,买年货是件火急火燎、不容耽搁的事儿。母亲总是会在日历上勾勾画画,然后念叨着:“逢五逢十,必须得起早去赶集,要不然落下了,就买不齐过年吃喝的东西了。”

        后来,她的老家兴建了几所大型商超,买不到年货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每到过年前几天,刘宇佳就跟着母亲,到超市逛上一圈,年货也就备得差不多了。

        但工作后的刘宇佳发现,很难再抽出大块的时间,专门用于采买。年夜饭的菜品也不能总是一成不变,时不时为家人的餐桌上添一些更有品质的年货成了刘宇佳必须完成的工作。她开始在线上准备年货。和过去相比,采买更便捷省心了,有时候等电梯的工夫,她就已经下好了单,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就这样陆续抵达她的家中。

        刘宇佳家的年夜饭变得愈发丰盛,像荔浦芋头、环县羊肉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她们的餐桌上。茶几上,也不再是过去的瓜子、花生、砂糖橘“老三样”,而是换成了智利车厘子、美国开心果。

        某种程度上,年货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着刘宇佳一家人生活的变化,也反映着不同时代下年味的变迁。从前的餐桌上,摆的是有限的肉禽蛋奶,而现在,得益于数字时代便利的购买方式,年货的范畴也在扩大。

        今年,刘宇佳也提前备好了年货。在除夕当天,家人们在享受不同滋味的时候,亲情也会穿越时间,悄然地向前传续。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1期 幸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