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11日 星期三

    “某人”的新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11日   06 版)

        在兼具私人和开放表达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称谓词“某人”。称谓词不仅反映着特定交际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映现社会文化生活的标签。

        古籍中“不说出”或“说不出”的“某”

        许慎《说文解字》讲“某”曰“酸果也。从木,从甘,闕。槑,古文某从口”,所谓的“酸果”即梅子。作代词讲的“某”其实是它的假借用法,徐灏注笺说“‘某’即今酸果‘梅’字。因假借为‘谁某’,而为借义所专,遂假‘梅’为之。古文‘槑’或省作‘呆’,皆从‘木’,象形”。

        “某”作代词指称人时,有时候是知道名字,但是却不说出来,譬如《尚书·金縢》“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孔传就讲“元孙,武王。某,名。臣讳君故曰某”。有时候是名字失传或记不起来了,也会拿“某”代替,《后汉书·南匈奴传》“单于居車儿立二十五年薨,子某立”,李贤注“凡言‘某’者,史失其名,故称‘某’以记之”。不论是“失传”“失忆”还是没法确定,都是说话的人“说不出来”。

        “不说出”或“说不出”的“某”在语义上指代的是人的名字,在语法上发挥的则是指代的作用,因此从指代人名上推广开来,便成了人名之外其他名物的指代词。譬如“某家”“某门”“某舍”。

        今朋友圈中的“某人”

        古代与“某”相关的复合词中,“某家”“某舍”“某者”“某们”都没流传下来,不过“某人”却一直沿用到了今天。2012年第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讲“某”,说“②指不定的人或事物:~人……③用来代替自己或自己的名字……又如姓张的自称‘张某’或‘张某人’”。

        数字时代的个人语文生活,比词典描写的典型情况要快。就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某人”这个词有了新的用法。譬如:“某人献血得来的大布袋,感觉萌萌哒”,“不爱吃水果的某人连吃好几个,直夸好吃”,“身边某人节食,每日称重,今晨又报新低”。如果脱离开朋友圈这个具体的语境,上引例句中的“某人”可以根据词典中的经典解释来还原语义,“指一定的人或事物(知道名称而不说出)”。

        但是在微信朋友圈里,“某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上述这个意思,它的实际词义是“老公”“老婆”“爱人”或者指其他关系亲密的人。这些可以替代的词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关系亲密”,体现这个特征的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人生活在一起。

        “某人”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心理

        朋友圈中“某人”的使用是数字时代语文生活中个人与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私人话语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则展现出隐藏在语词、语义变化背后、与数字时代语文生活相对应的特定语言文化心理。

        首先是对自我的呈现与他者的吸引的数字语文策略。微信朋友圈所提供的相对开放的平台,使以往相对封闭、隐秘的个人生活,经由自我遴选而部分地呈现于一定数量的特定人群面前。特定人群人员复杂、关系多元,因此并不可以随意发送任何个人信息。“某人”虽然隐去了人的姓名,但却能够暗示人的身份,以相对低调的方式呈现了个人生活。朋友圈兼具私人和开放的表达,当然需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某人”这个词语具有很强的互动功能,它表面上是略显官方和正式的语词,同时因为“说而不足”的不完全信息的形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甚至是激发了其“窥视”的心理。

        其次是恩爱展现与隐私保护的微妙平衡。朋友圈中所展现的与“某人”有关的事件,几乎少有批评、抱怨、指责的信息,发朋友圈的一方往往以轻松随意的话语,通过“某人”所承载的有意的含蓄和距离感,以幽默、诙谐、调侃的语气来凸显对亲密的人的喜爱、赞赏、鼓励、支持甚至是炫耀。

        (《中华读书报》2022.12.14 李云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