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04日 星期三

    “花园之城”利雅得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04日   03 版)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在阿拉伯语里是“花园”之意。这座古城历经沧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15年,当时它被称作“哈吉尔”。公元14世纪,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到访此处,在游记中形容这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有河流与树木”。彼时,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利雅得,是来往商队的驿站中心,连接东北方伊拉克的巴士拉和库法、东边的巴林、西南方也门的纳吉兰,以及西边的汉志。

        回溯历史,经历数十个世纪的风雨,直到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利雅得才恢复稳定。随着国家实力逐渐增强,利雅得也从一座沙漠小城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布局井然的花园城市。

        2018年3月,我们去参加利雅得国际书展,书展间隙,我们参观了位于利雅得老城区的马斯马克堡,这是当地为数不多保留至今的老建筑之一。“马斯马克”意即坚固的建筑,该堡始建于1865年,地基用石头建造,墙体由土坯及混合了干草的泥土建筑而成,四角分别立有一座高达18米的圆柱高塔。馆内藏品比较丰富,陈列着一些古代生活器具,如照明灯、书写工具、陶罐和金属器皿、民族服饰等,还包括各种战争武器,如匕首刀剑、枪支弹药和大炮等,向游人诉说着王国统一的艰辛历程。此外,馆内还有一些记录利雅得古城及其街道、市场的珍贵老照片。徜徉其间,仿佛见证着利雅得过往岁月的兴衰成败、跌宕起伏。

        高校中,女大学生城占地宽广,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设施先进,处处展现出现代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女生们穿戴打扮虽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眼中充满好奇。几个开朗大方的女大学生还开着摆渡车,带我们前往各个院系、实验室和图书馆参观,一边细致讲解,一边愉快畅聊,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018年,利雅得在世界城市排名中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被认为是世界上建设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市区建筑不算密集,而且普遍不高。目之所及,开阔明朗,并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带来的压迫感。市中心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是王国中心大厦,它也曾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大厦外形简洁别致,中间的圆拱形空洞设计能抵抗当地频发的沙尘暴,减少大风对建筑物的影响,获得多项建筑大奖。不远处,另一座别具特色的高层建筑——费萨尔塔与王国中心大厦隔空相望,遥相辉映。华灯初上时,从大楼高处俯瞰整座城市,霓虹斑斓,街道并不嘈杂喧嚣。

        2016年4月,沙特政府启动“沙特2030愿景”,寻求在15年的时间里实现经济产业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新举措也随之出台,包括允许举办音乐会、建造电影院、邀请世界著名艺术家表演以及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等等,相信利雅得这座沙漠中的“花园之城”将不断焕发新的蓬勃生命力。

        (《人民日报》2022.12.4 尤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