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愧疚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 文摘报 》( 2022年12月24日   02 版)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有意无意都会用这种“愧疚式教育”。比如,吃饭时,孩子有些挑食,吃了一点就不吃了,妈妈看了很生气,告诉孩子:“我大清早去菜市场买的鸡,炖了一上午炖的鸡汤,还做了这么多菜,你还不好好吃饭,对得起我吗?”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只能勉强自己多吃点,不爱喝鸡汤的他,也喝了一碗。常见的还有这样一些话:“你知道为了让你进这个学校,咱们家买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吗?你可要好好学习。”“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你还不听我的话,真要气死我吗?”“只要你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也甘愿。”“我舍不得吃,省给你吃。”

        所谓愧疚式教育,就是父母通过示弱、诉苦甚至自虐,让孩子感到愧疚,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控制孩子的目的。这种教育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愧疚感”三个字是如此沉重、伤人,它禁锢了孩子成长的自由,会对孩子心理和人格发展造成持久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活在愧疚感中的孩子,即便不愿意,也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否则就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于是经常藏起真正的自我,压抑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做父母希望他做的事,以满足父母的期望为先。他们心底的痛苦无从宣泄,过得纠结且不幸福。

        然而,爱和教育,都不该制造“愧疚感”。避免愧疚式教育,有两点需要家长注意。

        首先,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爱从来都不是单方面一厢情愿地给予,还要考虑到对方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份爱。所谓的“爱”,到底是孩子需要的,还是只是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感动式付出?智慧的爱,应该有界限感,并顺应孩子的需要。不把孩子当做全部的生活重心,毫无节制地投入“爱”,尽该尽的养育责任,也不要忘了爱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并坚持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去给予关怀和帮助。

        其次,学会对自己负责。工作不顺、婚姻不和、对生活不满、对未来迷茫焦虑……现实生活中这些烦恼和问题太过残酷,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有些家长,会在无意识中把这些压力都转移到孩子身上,仿佛自己过得不好、不快乐,都是孩子造成的。越是心怀恐惧、安全感缺失的家长,越是喜欢喜欢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让孩子觉得亏欠父母,从而更好地控制孩子,让他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来成长。

        然而,好的教育,永远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模式;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不应该是这样“一方付出牺牲,另一方内疚亏欠”的关系。做诚实、成熟的家长,应当懂得自我负责——对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通过引发孩子的愧疚感,来让孩子承担。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样。

        (中国教育报人民号 12.4 钱志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