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互联网诊疗该大显身手了

    《 文摘报 》( 2022年12月21日   01 版)

      1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处方,鼓励委托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相关人士表示,“这是政策首次允许互联网医疗平台在患者没有线下就医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在线处方服务。这也是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政策层面做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彰显了担当和勇气”。

      该《通知》的一些提法具有前瞻性。比如,这次允许医生线上为居家隔离患者和发热患者开处方,就很有开创意义。

      此前,《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但目前来看,在线上寻求医疗服务的发热患者,以及在家隔离治疗的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多数都属于首诊。假如墨守成规,互联网诊疗就难以发挥分流这些患者、为疫情焦虑降温的作用。

      是否应该放宽互联网诊疗首诊限制,是这两年业界广泛探索的一个话题,但始终没有迈出关键一步。如今形势所需,互联网诊疗又突破一道瓶颈难题,证明疫情起到了“医改加速器”的作用。近两年,无论是互联网诊疗出现井喷式发展,还是网络售药渠道被进一步疏通,都可见“疫情催化”的影子。

      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社会上出现一些焦虑不安情绪、医疗资源存在被挤兑风险的背景下,互联网诊疗的优势得以凸显,迎来了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因为无论是大量跟风囤药,还是到发热门诊排长队、盲目拨打120,很多时候并非民众有多紧迫的难题需要化解,有多复杂的诊疗需要提供,无非问个安心,希望得到一些基本的指导与服务。这些都是互联网诊疗所擅长的。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诊疗无须面对面接触,可以连通每个移动终端,让处于社会不同角落的人都有机会获得便捷的线上诊疗服务。这些特点,又正好契合了防疫的要求。

      创新之难,难在不断遇到一些新风险、新挑战,但开创性地化解这些难题,正是创新的意义所在。互联网诊疗在线上开拓防疫空间,为防疫化解线下难题,有利于防范当下可能出现的医疗挤兑现象。

      (《新京报》12.13 时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