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早阳早好”?没有那么简单

    《 文摘报 》( 2022年12月17日   04 版)

        近期,有网络传言称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相当于打了一次疫苗,甚至有人表示“早阳早好”。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科普正确的防疫知识、消除错误认知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否则,可能会有居民受“早阳早好”类似认知的影响,掉以轻心、放松防护。

        “早阳早好”是一种不科学的认知。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特点,在免疫力方面,绝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因为流感病毒“善变”,需一年接种一次疫苗,才能较好地预防。比流感更“善变”的,则是新冠病毒。从阿尔法、贝塔,到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很快,甚至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可分为多种。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走向“疫苗无用”的另一个极端。新冠疫苗除了能够减少感染概率之外,更主要的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率、重病率、死亡率等指标。

        “阳”之后可能还会感染,甚至反复感染,这在国内外的疫情流行过程中也早有证实。所以,戴好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接种疫苗等既管用又经济的预防手段,还应继续坚持。尤其是在新的防疫形势下,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更需摒弃“早阳早好”这种错误观念,以免因为疏忽导致个人和家庭成员多次感染。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公众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士和媒体需要继续做好科普工作,及时解释疑惑、澄清谬误,才能扭转类似于“早阳早好”的观念,让人们更加理性、科学地应对疫情。

        (《健康报》12.12 秋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