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各国地摊经济:在秩序和活力间找平衡

    《 文摘报 》( 2022年11月09日   03 版)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地摊经济在赋予城市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治理挑战。对摆摊行为是禁是放、是堵是疏,是全球许多城市持续探讨的课题。如何在活力与秩序之间寻找平衡,不同的城市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日本:把“屋台”打造成独特城市名片

        二战后,日本的地摊经济开始活跃。自1945年新宿车站第一家露天市场开业后,众多地摊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日本城市。而被日本人称为“屋台”的路边小吃摊,是日本“地摊家族”中不容忽视的存在。其中,福冈的路边摊美食最负盛名,这座城市正打算将“屋台”打造成一张将地摊经济与当地文化相融的城市名片。

        不过,容易带来卫生、安全等隐患的路边小吃摊也曾让日本政府纠结不已。2016年,福冈数十年来首次给路边小吃摊摊主颁发营业执照。随着“照片墙”和美食短视频流行,福冈的路边小吃摊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旅游打卡点。

        近年来,在规范地摊经济,尽可能减少摆摊带来的卫生差、秩序混乱、空气污染等城市治理难题方面,日本社会也在不断探索。其中,既有专门的企业参与协助,也有媒体和地方政府推广引导,甚至连设计师也在为如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提升地摊的秩序和美观出谋划策。

        德国:一起逛跳蚤市场是周末“打开方式”

        尽管跳蚤市场起源于自由浪漫的法国,但如今,务实节俭的德国人对这种售卖二手物品的摊点似乎更为热衷。在德国,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摆摊场所,地摊通常出现在公园空地、露天广场和大学树林中。柏林墙公园的跳蚤市场、法兰克福美因河畔的跳蚤市场、斯图加特卡尔斯广场的跳蚤市场等都颇为著名。

        德国首都柏林就有20多个大型摆摊场地,大部分市场在周末开放。尽管地摊数量繁多、分布广泛,但德国人也摸索出一套独有的地摊管理方法。需要长期摆摊的摊主要提前向当地政府报备,申请流动经营许可以及卫生局提供的指导手册。管理部门会按照摊位大小以及地价,向摊主收取摊位费,用于安保和保洁。

        虽然摊位不固定,但德国跳蚤市场有着固定的开放时间,例如慕尼黑的跳蚤市场自2007年后便一直在夜晚开放。具体市场的开放时间和摊位规划,可通过当地政府官网查询得知。

        荷兰:每年国王生日全民摆摊狂欢

        早在9世纪初叶,荷兰就已经出现了售卖日常生活用品、每周开放一次的小市场。如今荷兰最有名的市场莫过于阿姆斯特丹的IJ-HALLEN。IJ-HALLEN的前身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旧船厂,如今这个巨大的建筑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自由集市之一。

        IJ-HALLEN的开放时间不固定,一般是在周末,而一到每年国王生日的国王节,荷兰整个国家都会变成一个巨型的跳蚤市场。这一天,所有国民无需申请和纳税,便可以在自家门前或规定区域直接摆摊。跳蚤市场、摆摊狂欢,成了荷兰国王节的标配和文化符号。

        在自由集市的管理模式上,荷兰人也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例如,自由集市的空间选址由当地政府权衡各方利益后作出决定和规划,每个集市则会根据区域功能定位承载不同的商业服务功能,辛格花市就是荷兰最著名的花卉市场,伦勃朗广场则是专门出售画作、雕塑和手工艺品的艺术品市场。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集市监管和经营许可证的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空间选址还是管理方法的制定,都是由荷兰政府、社区管理部门、摊主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商议完成。基层民众在如何使用城市空间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参与度。

        (《新民晚报》10.27 弦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