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国考招录回应基层关切

    《 文摘报 》( 2022年11月02日   01 版)

      日前,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开启,招录规模达3.71万人,较上年度明显增加,其中,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录政策继续向应届毕业生和基层岗位倾斜,需要注意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向应届毕业生倾斜与为往届毕业生提供报考机会、公平竞争的关系,二是增加基层岗位与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的关系。

      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一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淡化应届生身份,也给往届生更多机会。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80%都是高校毕业生,这也要求调整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同时,岗位冷热不均的问题需引起重视。有的党政部门岗位,考录比超过2000:1,而有的岗位则遭遇“零报考”,除少数是因报名条件(专业、学历、经历等)要求比较苛刻,其他岗位大多是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不少大学生担心到这些岗位工作,将很难有发展空间。

      要让国考招录的基层岗位招到优秀大学毕业生,需要综合施策。一方面,可降低这些岗位的报考条件要求,包括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这也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带头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可在公务员招考中,专门设置面向基层人员的定向招录计划,为基层公务员创造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应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岗位的待遇,对于到基层公务员岗位工作的大学生,要有系统的培养、管理、发展规划,让他们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中得到锻炼,也收获成长。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看重的就业因素有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工作稳定性、自我价值实现和工作环境。因此,要从回应他们的关切出发,提升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

      (《南方日报》10.27 静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