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打通了广大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而最新的数据是,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随着近年来通信设施的改善,网络撑起了中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起点。
“有了好的基础设施,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乡村在数字能力建设方面主要靠借力,靠搭建一些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应用平台,带动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文曾带领团队提出数字生态指数,将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作为三个一级指标。在他看来,数字基础是数字生态的根基,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政策环境。而快递进村、电商进村正是具备数字基础的表现。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焦瑞进认为,县域经济要充分利用大城市或都市圈的发达经济基础及交通、物流服务设施,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而解决农业数字化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电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二是以数字化手段智能控制生产方式。
相关产业没能发展起来的背后是人才的流失。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得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好和保障,“光调动农民积极性还不够,还得吸引人才、吸引能人回村”。
农业生产数字化,不仅仅是提升效能,还有安全、质量、品种研发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要通过重组现代生产组织方式,“聚少成多,积小作大,分担成本,整体受益”。
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生产指数、数字化供应链指数、数字化营销指数方面。相较于2019年,2020年数字化生产指数增长120%,数字化供应链指数增长5.7%,数字化营销指数增长12.3%。
(《中国青年报》10.18 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