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全球经济衰退 中国一枝独秀

    《 文摘报 》( 2022年08月03日   03 版)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是近期全球经济的真实写照。

        一边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爆表”的通胀数据。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创40年来新高。欧元区6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也创纪录地增长8.6%。各国央行被迫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通胀。另一边,联合国发出警告称,全球的粮食、能源、财政、气候等多重危机叠加,部分国家民众生计遭遇威胁。

        全球经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芮博澜认为,全球经济正走向衰退,这段糟糕的时期可能会持续12~18个月。能源等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冲击或最大,“由于供应链中断,商品的需求和供应之间出现了错位。今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又让本已出现瓶颈的供应链雪上加霜,特别是在能源和食品市场上。这种生活成本危机,事实上是发生在不公平基础上的危机——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危机,而不是富裕国家的危机。富裕国家有能力支付更高的食品、能源等价格,但是中低收入国家却难以为继。最终的结果将是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当前挑战还会进一步恶化已经存在的问题,如:收入不平等、贫困、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等。”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3次,欧元区也宣布7月开启11年来的首次加息。这可能会加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一部分是预期性通胀。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于货币贬值。当美国提高利率时,资金会流出发展中国家,从而带来发展中国家本币贬值,进口就会变得更加昂贵。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仅要承受因供需缺口而产生的通货膨胀,还要承受进口型通胀压力。不幸的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太多的手段来处理通货膨胀,只能被动跟随加息。付出的代价是,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下滑。    

        欧洲知名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普莱默(Premo)公司首席财务官费尔南多·戈麦斯表示,“我已经看到中国经济非常快地从过去的几波疫情中恢复。中国经济的韧性是我们在其他许多地方看不到的。我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是,尽管仍将遭受这场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没有国家能够幸免,但我很确定中国政府会非常果断、坚决地采取行动。事实上,其中一些强有力的举措已经到位了。中国将比其他国家更快更早地从全球衰退的影响中恢复过来”。

        (《中国新闻》7.23 魏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