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社会,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和生态等多方面要素,如我们在讲“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社会形态”时,都是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概念。狭义的社会等同于民生,我们所使用的“社会建设”概念更多地指向民生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其研究对象也更多地指向狭义的“社会”概念。马克思更多的是基于广义角度使用“社会”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生产是全面的,包括物质生产、再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和意识生产。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存在的机制:以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以与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为内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对“社会”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标志性结果,就是提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这是一个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社会”概念。马克思所讲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并不仅仅限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讲的,“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其次,作为表征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是指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表征人与人关系形式的概念,是一群人的联结,“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结的原因有很多,如血缘、地缘、同业者,再如权力、资本,又如个性等等,不同的原因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就表征经济关系来说,“社会”的最初含义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早在17世纪,西方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社会”一词,它伴随市场经济而形成。在中文语境中,情况又有所不同,在中国,“社会”一词的广为传播与“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会党”等概念的传入基本同步,中国人所理解的“社会”伴随“社会主义”而来。
最后,作为理想状态的“人类社会”,是指自由人联合体。
我们用来指称“社会”概念的德文词汇是“Gesellschaft”。但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马克思更多使用“共同体”(Gemeinschaft)和“联合体”(Assoziation)两个概念,如“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共同联合体”“共产主义联合体”等,而不是“社会(Gesellschaft)”。在将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称之为“社会”时,马克思使用了“虚假共同体(scheinbare Gemeinschaft)”,而在将共产主义社会称为“社会”时,马克思则使用了“真正的共同体(wirkliche Gemeinschaft)”和“人类社会(menschliche Gesellschaft)”,“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用“市民社会”来标志资本主义社会,而用“联合体”和“共同体”来标志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用“联合体”和“共同体”指称共产主义社会时,意在说明共产主义是由个体(自由人)有机结合、自由联合而成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个体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个体是社会的基础,社会是个体构成的,“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他认为依据“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所建立的社会形态都是“虚假的共同体”,只有建立在“自由个性”基础上的社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共同体”。
因此,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时,既要观照“社会”的实践生成,“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又要坚持“社会”的批判思维,“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变革“社会”;还要坚持“社会”的理想维度,只有在真正的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是可能的,只有“自由人联合体”才是“人类社会”。
(《学习时报》7.11 李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