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7月16日 星期六

    以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激发创造力

    《 文摘报 》( 2022年07月16日   02 版)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对于在场和线上的每位毕业的同学而言,既是一个回顾和总结,也是一个全新的开端。我们在喜悦兴奋的同时,也需要去深刻理解“长大”和“毕业”的真正含义。我以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以成人”,认识与发现自己,形成探索真理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毕业的最重要标志是独立,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生活与工作能力,形成对于真、善、美的鉴别判断力,不为人惑,这是你们今后安身立命的基础。当然,独立绝不是自傲与自闭,独立并不排斥合作与团队精神。

      步入社会,你们需要明白,仅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不够的。这里我想和大家谈一谈“责任”与“未来”。

      时代风云变幻莫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社会,你们一定会面临新的环境与挑战。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怎样才能坚守理想并引领未来呢?第一,希望你们要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教育是帮助你们能够在未来面对新问题、学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我学习,突破自身学科的局限博采众长。第二,希望你们要拥有强大的思想力。正是在不断地思考、探索、质疑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第三,希望你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知行合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改变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这三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其结果便是创造力。学校希望,每一位中大学子都能够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卓越人才。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勇担报效国家的责任。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大学学生毕业典礼训词中讲,“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好儿女志在四方,我希望,看到我们中大的毕业生,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示才干,彰显责任与担当!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大我,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学无止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立大志、做大事,就是要脚踏实地不断坚持学习,持之以恒。自我学习能力是做成事的基础和底气。朱棣文教授,因为在激光冷却原子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敢于走出舒适圈,这使得他在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卓有建树。他在几年前去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谈到“为什么选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时,有这样一段话:“STEM是你所能接受的最好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想教给人的最主要的东西,正是学习如何自我学习”。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聚力笃行,学会团结协作的能力。未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复杂的,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各方面的合作。独木不成林、一人难为众,要想做大事,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平等包容,共同成就。

      最后,请你们记住,无论将来你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永远是中大的一员,母校永远牵挂你们、永远祝福你们!

      (本文节选自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 6.2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