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18日 星期六

    给考生家长的一封信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18日   03 版)

      ■林紫

      疫情之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易,孩子们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正在备战中高考的孩子们。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仅要为考场上的最后一搏而努力,更要先通过人生和岁月所“馈赠”的加试题:如何从容应对不确定性。

      这道题,给孩子,也给家长们。即使没有疫情,即使不是现在,“不确定性”这个主题也最终会以“开卷考”的方式在每个人面前铺陈开来——你做或不做,它就在那里。

      既然如此,早一点遇到、且父母能够携子之手共同赴考,对于孩子们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情,父母子女能够在中高考的关键时刻成为真正的心灵战友,这样的机缘可遇而不可求。

      父母可以尝试这么做:

      一、自我觉察:看看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疫情以及考试延期有怎样的想法和情绪,分别写下来,然后问问自己:“我的这些想法和情绪对孩子有帮助吗?”留下那些有帮助的,划去没有帮助甚至会帮倒忙的;

      二、自我定位:牢记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是“战友”而不是“指挥官”,是陪伴和支持者而不是监督管理者。陪伴和支持产生力量,而监督管理则带来压力、紧张甚至反抗。

      三、自我赋能: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小升初,疫情之下的孩子们,都要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心理挑战。疫情之下,整个世界都处于应激状态,而升学本身,又是一个新的应激源,会催生更多的焦虑。

      这个阶段里,父母如果能先调适好自己的情绪,在做好“营养师”的同时,还能担负起“家庭气氛组”的重任、多制造欢乐幽默的氛围,孩子就极有可能给你一个惊喜:因为快乐不仅能够提升身心免疫力,还能够提升我们应对难题的能力;

      四、自我照顾:育儿即育己,要照顾好孩子,我们需要先照顾好自己。所以,与其盯着孩子碎碎念,不如与孩子一起跳跳刘畊宏的“本草纲目”;与其被“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等非理性的想法生煎熟熬,不如深呼吸好好睡一觉。请记得:你从容应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样子,是你能留给孩子最宝贵的心灵财富之一。

      人生的每一次大考,不仅考知识,更考心理弹性。道阻且长,无论有没有疫情,都让我们一起:柔软而坚韧地做孩子的“灵魂父母”吧!

      (《新民晚报》5.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