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

    冷冻胚胎案:司法成全血脉相承的朴素情感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08日   02 版)

        2020年11月24日,医院按照冷冻胚胎协议为邹某夫妇培育了四个胚胎并冷冻保存,等候邹某孕育条件成熟进行移植。2021年5月,陈某不幸身故,邹某为了却丈夫遗愿、延续丈夫血脉,取得公婆的同意和支持,独自前往医院要求将胚胎植入体内孕育,却被医院方以不能为单身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术为由拒绝。2022年4月,长沙市开福区法院判决医院继续为邹某实施胚胎移植手术,双方均未上诉。

        冷冻胚胎技术是目前唯一能成熟地保存生育功能的方法。冷冻胚胎本身也是特殊伦理物,具有人格尊严属性、潜在生命属性,而又不能绝对“人格化”。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不仅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更带来了诸多法律与伦理问题,近年来有关冷冻胚胎权利行使的纠纷时有发生。

        通过梳理,可以看到,涉冷冻胚胎纠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夫妻不幸身故后,父母请求继承胚胎,如2014年,在被誉为“中国胚胎诉讼第一案”的南京冷冻胚胎继承纠纷案中,法院最终支持双方失独老人共同处置4枚子女遗留的冷冻胚胎。第二类是夫妻或一方请求还冷冻胚胎。如2014年,广西一对夫妇在医院保存6枚冷冻胚胎。2015年,妻子利用其中一枚分娩一名女婴。2016年,丈夫意外离世。后妻子申请取回剩余胚胎,被医院以涉及社会伦理问题为由拒绝后,妻子遂诉至法院。法院最终支持妻子。

        第三类纠纷,一般是丧偶妻子要求医院将胚胎植入体内孕育,这就引发了更多法律与伦理难题。一方面,存在伦理道德风险。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对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有所限制。而单身妇女作何理解,规定中语焉不详。从纯字面理解,单身妇女包括丧偶女性,也不无道理。

        当法规存在模糊地带,就需要裁判者探求法律原意,同时,在价值冲突中选择最应维护的价值。从人类整体层面,血脉相承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而就个案而言,为亡夫延续血脉,更寄托着妻子对丈夫的深厚情感,以及为追求这份情感甘愿独自抚养孩子的伟大勇气。

        早在2004年,原卫生部就为广东女子王霞下发特批文件,使她成为全国首位在丈夫去世后用冷冻胚胎继续怀胎生子的特殊母亲。遗憾的是,这究竟是法律的本来面目还是“法外开恩”,法律并未及时给出定论。这也使得医院出于种种顾虑未能主动满足失独父母、丧偶妇女的正当诉求。

        尊重生命,让人类能够更加自由、更有选择、更有尊严、满怀希望地活着。期待相关立法能够早日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要及时应对我国人口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不能让生命的延续游走在法律的模糊地带。

        (澎湃新闻 5.29 舒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