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01日 星期三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该被歧视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01日   07 版)

        近年来,顺应研究生招考改革趋势,各高校扩大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量。虽然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是学习方式的不同,二者按同一质量标准培养、统一学位证书管理,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是,在求职市场,非全日制研究生屡屡遭遇不平等待遇,一些用人单位在资格条件环节就直接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创历史新高,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在这一背景下,一个能够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公平就业环境尤为重要。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是学习方式的不同,后者并非低人一等,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差异并不是将其排除在优惠政策之外的理由。

        近来,很多地方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各项优惠政策令人钦羡。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以往倾向于大城市就业的名校硕博士“下沉”县城的现象愈发普遍。但是,一些招聘一开始就把非“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排除在外,或者虽然无明文规定,但在实际筛选环节便将非名校生“系统性清除”。这种引进倾向,难免让人担心会进一步加剧“唯学历”“唯名校”现象。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遭遇,以及一些地方在人才招聘、人才引进中学历歧视的现象,其背后既源于对非全日制这种学习方式的偏见,也与一些地方偏狭的人才观有关,把引进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当政绩。这种片面强调毕业学校、学历层次的选人用人导向,损害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也背离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中青在线 5.25 杨三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