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做到弄清症结、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大势大局大面,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旋余地广,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硬底盘不会改变。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
外资是个风向标。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善策妙方纷纷显效。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有底线、有静气、有张力;“进”也不是只管向前、不顾深浅,盲目进击往往欲速不达。“稳”与“进”,既需要有章法,也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支撑。
(《经济日报》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