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刚过去的“五一”,期待的远游,没能成行。看看各地的防控规定,还是和远方的亲人、老友打个电话最为现实。
春节前,和一位上海的友人约好,若是他来南京的话,就小聚一下。但转眼三个月了,我们不仅没见上,而且连何时见上也不好说了。这事让我想到,要约饭就速约。否则,一不注意就给耽搁了。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放在今天应该改成“聚首要趁早”。
想起和老战友的跨市足球之约,心中未免怅然。我在部队时,和战友明亚等成立了一支足球队,明亚脚法出众,被公推为队长。二十多年后,失散的我们加了微信。他在武汉,我在南京,两个人都一直坚持踢野球。
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突发奇想:组织各自熟络的球友搞跨省球赛,在南京和武汉各打一场。踢球是由头,聚会是目的。这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也予人以激情的计划。不料我当年生病住院,就此推到2019年,可就在明亚已经动员好人马,和我敲定来南京日期的时候,又一次不凑巧。
好吧,那就2020年呗,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了,我们的球约一直到今天也没实现。2020年秋,我倒是带着家人去了一趟武汉,和明亚以及几位二十多年未曾见过的老战友一聚。但由于忙于各种事务,当时竟然没有抽出空来,随明亚一踢。
酒桌上,明亚说,“你一个人也可以随时来武汉踢球,球衣、球鞋,你都不用带,我给你准备好。”当时觉得这更不算个事了,哪知就连这个承诺也迟迟没能兑现。2021年和2022年,南京接连两次战疫,各种不确定性和困难的叠加,使得我们的计划总是悬在空中。
几年下来,我的白发越来越多,不免有些担心:可别等到能见的时候,已经廉颇老矣“不能饭”了。年轻时总觉得时间大把,可以无限制使用。进入人生的下半场才知道,这是一种最大的错觉。
我们最常对友人说的是,“下次再说”“有的是时间”“等等看”。可真相是,找一个大家都有空、都有条件,天时地利也配合的机缘聚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有的朋友,同在一城,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一次,疫情下的跨省、跨市见面难度可想而知。
疫情时期,我们别的本事没长,思念老友的情绪倒是疯长了。生而为人,随着时间的老去,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不多,我们失去的,远比得到的更多。
我们和彼此相知的人抱团、同行,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的简单关系,是我们在时艰深处抗拒无聊、无力、无情的根本力量。
我们需要保持相信人间情分、人间立场的态度和决心。对于眼前的机缘,更用心抱住;对于未来的希望,更用力抓住。总的说来,我们可以保持一份适当的“叙旧饥渴感”——对,是叙旧,这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交并不一致。
“下一次,即使是一杯茶的时光,我们也不要轻易放过。”一位朋友说。
(中国作家网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