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用“低人权优势”(劳动力供给过剩,缺少议价空间)的概念来对比中国和西方的劳动力状况,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更多人把这个概念引申到广阔的社会领域中。一些人说中国重视集体主义,这就是一种“低人权优势”,换言之,就是对个体生命的不重视。而西方,特别是美国,更重视个人权利,更关注个体生命,因此,他们在人权方面的成本高,和中国竞争会受到限制,等等。这些说法在西方成为攻击中国的一种常规套路。
新冠疫情在西方大范围传播,持续对于个体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大量人口染疫,也有大量人因为新冠病毒死亡。在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超过80万人。而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力防控。
一些西方媒体这时显示出让人吃惊的一面。他们在分析中国抗疫状况时,竭力宣称中国保障多数人生命安全的清零政策经济代价巨大,是不可持续的;而西方大量人口染疫并死亡,反而被认为是一种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清零对于个体健康的关怀,被这些西方媒体认为是经济上不划算的。如BBC去年10月发表的一篇分析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论述:“短期来看,随着欧美持续放开并适应与病毒相处,经济需求将被释放;与此同时,实施零容忍政策的亚洲经济体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即如果不放宽限制,经济地位可能会受到实质性损伤。”最近几个月以来,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论述。似乎美国出现80多万人的死亡,反而是没有了拖累,在和中国的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西方的媒体报道对由于染疫出现的死亡表现出一种听天由命,甚至是冷漠、淡然的态度。
这才是真正的“低人权优势”。美国等西方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个体生命的死亡和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冲击,反而用淡漠和无视来获得一种对于中国关怀个体生命的“优势”。这显示出西方社会非常实用主义的态度,大量人口的病痛和死亡,同取得经济与竞争优势相比,似乎是更不重要的。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当然是难以被接受的。而这种说法在西方的流行,正好说明了之前对于中国指责的虚妄和片面。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北京日报》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