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

    为什么是七台河?

    《 文摘报 》( 2022年02月23日   01 版)

        “月光洒落在冰上,点亮几代人心中的梦想……一个小城人的愿望,要让冠军长廊妆点北方……”北京冬奥会期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东北小城备受关注,一首冬奥主题歌曲表达了七台河人与冬奥的不解之缘。

        走进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上方的“金牌榜”——国家级金牌535枚、世界级金牌177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些都是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而在另一边,则是一面“冰刀墙”——千余双运动员们穿破的冰鞋排列整齐,见证着这些光环背后的来路坎坷。

        “七台河有两件宝,一是优质煤,二是短道速滑高手。”前者是天然形成,后者则是后天打造。

        在诞生冬奥冠军之前,七台河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工业城市。从前,煤炭及煤炭相关产业一度占七台河市GDP总量的5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税收的70%、就业人口的60%。2009年,七台河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摆脱“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在“黑金时代”开辟出一条银色冰雪体育新路?七台河将目光转向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如今,七台河被称为“手握秒表的城市”。这里不仅有“金字塔尖”的荣耀,更有坚实的“基座”,为中国短道速滑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有生力量。

        “到倭肯河看看,就知道为啥七台河出冠军了,河面上全是滑冰的。”一位网友说,冰雪覆盖的冬天,下至四五岁的孩子,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走到冰上去、雪中去,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七台河市坚持“体教结合”,形成了从学校到专业队、从业余到职业的培养、输送和选拔机制。而短道速滑特色学校已由原来5所增加到11所。从2014年开始,七台河市将滑冰纳入中考,越来越多学生穿上冰刀,走上冰场。

        (《新华每日电讯》2.17 杨思琪 谢剑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